文_Suan-san
圖_A-yîng
2022/1/22的古錐講古,是由茄苳老師帶來過年主題。以〈團圓好過年〉來個熱鬧的開場,請孩子們簡單自我介紹作為熱身,接下來進入主題故事《鳥鼠仔小弟的䘥仔》及《來啉下晡茶的虎》,前者的教學目標是台語的ABB構詞-絚擋擋、冗戽戽,後者則是呼應了虎年,以來喝下午茶的老虎來教食物的台語。
一樣的教學目標,成效會因為教學方式而差異很大。假如是像我們小時候比較死板的教學方法「來,跟著唸。絚擋擋…冗戽戽…這些是台語ABB的構詞…。」那對孩子們來說,台語課一點也不好玩。茄苳老師以生動的聲音表情,扮演各種角色穿上衣服的狀態,讓孩子們很自然的理解絚擋擋是很緊繃的意思,而冗戽戽則是鬆垮垮。故事結束之後再請孩子們穿上自己的衣服,問「這領衫穿起來,是絚擋擋、冗戽戽,抑是拄拄仔好?」在短短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大部分的孩子都記得這些詞彙甚至能夠講出完整的句子。
這場活動很特別,是第一次有幼兒園老師帶著一整團孩子們收看古錐講古。工作人員在課後問券收到了一則幼兒園老師的留言:「第一次發現原來孩子聽得懂,只是回答上不容易,對故事很有興趣,老師和孩子聽完後,就立即下午再一起說一次,這部分真的很棒也看見老師了解真正的浸水式方式。」
語言學家,大衛·克里斯托在其著作中是這樣描述語言學習的:「以嬰兒的角度來看,他們只知道有人在對他們講話,不知道自己可能聽到了好幾種語言……媽媽這麼說話,爸爸那麼說話,店裡的女士又說不同的話,那又怎樣?都是詞,嬰兒很自然學會了,跟呼吸一樣。」
這就是我們推薦家長跟孩子講台語的理由,不需要程度非常好,只要把小時候從爸媽、阿公、阿媽那邊聽到的語言在日常中對孩子說,孩子就能學會,孩子比你想的更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