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英行不行 3

文、圖:A-lîng

在和孩子講台語的過程中,有很多父母或長輩,一聽到跟孩子講台語,可能的反應是:「學英語都沒時間了,怎麼有時間學台語呢?」這讓我想試試看,那我們已經先學會台語,在華語強勢的大環境中,有沒有辦法挪出時間來學習英語呢?

在我的孩子台語和華語的能力已經可以自然對話以及對譯之後,我開始在生活中加入一些英語文,比如說是牆上貼著字母海報、比如說是是增加英語兒歌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加入一些英語的對話。

因為跟孩子一起把台語撿回來的經驗,發現生活中沉浸式的對話,可能才是讓孩子真正學習語言如何使用的方法,;在和孩子把台語撿回來的過程,一步一步地查字典、自學、共學,發現學習一種語言,是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往前進的,孩子也會看到學習語言的過程,是要不斷積累,而不是天生就會的,即使是母語,牙牙學語的嬰幼兒,也是經過兩年不斷地累積,聽周遭環境的聲音、語言,才慢慢開始開口說。

在推廣台語的過程中,曾請教語言治療師以及語言學專家:「華語家庭如何將台語逐漸加入到生活中的方法」,他們建議,可以在每天固定時段或者固定的情境,先將原本的語言置換成台語,一開始不需要太多時間,慢慢地累積,再逐漸增加台語時間。

參考文章:
1、雙語/多語家庭的十萬個為什麼
2、台語囡仔ê雙語腦

因此,在雙薪家庭生活節奏快速的情況下,我以上述的方法,每天讓孩子接觸一點點的英語時間,有時是我開口跟他說,有時是聽聽英語兒歌,經過數週後,孩子有時候的確會在對話中蹦出一些英語。如同原子習慣的建議一樣,每天逐步達成小目標,時間一拉長,或許就能逐漸看到效果。

不過,有很多個人的方法,不一定能夠推廣到每個家庭中。最近我正在看「拚教養」,在這全球化的競爭時代,父母竭盡所能給予教育支援,但又承受著階級不平等、資源不平等的現況,有些家庭可能是經濟條件不允許、有些是文化資本不允許,有些是時間不允許,無法輕鬆自在地提供許多資源給孩子。

除此之外,書中陳述不同階級對於孩子教養上所做的不同努力,有些家長在乎的是「國際競爭力」,有些家長在意的是孩子「自然成長」,但大多家長都是在這兩個益品(對孩子有益的資源)之間來回拉扯。而我也是。

跟孩子講台語,以我而言,嚴格說起來,並不完全只是期待孩子「自然成長」,講台語對孩子的益處,在我的期待下,可能也包含「國際競爭力」,因為開始講台語之後,真真切切感受到「越在地,越國際」。

以許多中產階級的家庭而言,或許講英語比講台語或自己的母語更加容易,也更符合國際競爭力的概念。而對勞工家庭而言,或許講台語比講英語還要容易,但一般勞工家庭,因為對自己的文化資本感到自卑,並不會傳承自己身上所擁有的文化資本給孩子。

所以,可以看到台灣大多數的家庭,一味追求英語學習,捨棄自己原本的根。在這本書的脈絡底下,我們可以了解可能是這樣的親職焦慮,而做出的不得不或不自覺的選擇。即使是我們已經選擇和孩子講台語,也不斷面臨這樣的焦慮,企圖找出很多證據,來證明我們的選擇可以為孩子帶來好處。

但無論選擇是什麼,做法是什麼,如同這本書所說的,期待父母成為孩子的園丁,為孩子澆水灌溉,修剪枝葉,但不限制孩子長成的模樣,而不是成為一個木工師父,直接將孩子琢磨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和孩子講台語,將英語加入生活中,但期許我自己,能夠開放地看待,孩子語言學習、語言使用,甚至是未來的路,我們提供資源,而讓孩子走出自己的路。

#台英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