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偉欣 /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台語講師,德生教會白話字講師
這裡的雙語國家,並非指「2030 年雙語國家政策」。
翻閱最近幾年語言學的研究論文,你將會發現:
一、培養小孩具有雙語甚至多語的能力,讓他們越早接觸這些語言越好。
二、電子媒體(比如電視、網路)或者課堂上的教學,都不是培養雙語能力的好方法。
小朋友需要藉由 社會接觸(social contacts)來發展語言能力;意思就是說,藉由與人真實的互動,才能培養小孩健全的雙語能力。
「2030 年雙語國家政策」,剛好跟上述兩點背道而馳。因為,第一,透過學校教英語,都已經是七歲以後的大孩子了,第二,沒有家庭環境,也沒有社會環境,英語只是課堂上的語言課而已。
要培養小孩的雙語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 在家庭中使用華語以外的台灣語言:客語、原住民語或台語。小孩在家庭環境中浸泡在 A 語言的人際網絡裡,離開這個環境後,會浸泡在 B 語言(通常是華語)的人際互動網絡裡。如果我們這些大人,總是非常努力的維持這種 家庭 / 非家庭 的雙語環境,小孩很容易就會成為 母語 / 華語 雙語人。
如果,一個講台語的家庭,周圍有講客語的家庭,讓小孩們玩在一起,讓他們很自然地使用 台語跟客語(code switching, code mixing, 反正小孩會自己「玩語言」),這些小孩很快就會變成 客語 / 台語 / 華語 三語人囉。
一次給小孩這麼多語言環境父母需要擔心嗎?不用,因為:
一、多語造成語言學習遲緩?不會!研究顯示,多語小孩和只會講一種語言的單語小孩,在語言發展上的速度沒有差異。
二、多語造成小孩的語言使用混淆?不會!研究顯示,多語小孩在講話的時候,語碼轉換或者語法混雜的現象,經常出現,但無須擔憂;因為這兩者都是有規則可循的語言使用現象,小孩的腦袋裡知道這些是不同的語言哩!
舉例如下:
語碼轉換(code switching):『aˊ poˇ he mˇ he hi』 chhài-chhī-á?
語法混雜(code mixing):mn̂g-kha-kháu ū chi̍t-chiah chiáu- 『eˋ』.
上例中雙引號內是客語。在語碼轉換的例子中,原本說的是客語,但是 chhài-chhī-á(菜市仔)則轉換成台語。在語法混雜的例子中,原本說的是台語,但是最後要講 chiáu-á(鳥仔),卻將詞綴講成客語的 eˋ。
這種情形不單只是在雙語小孩身上發生,雙語成年人身上也會出現這種情形。
為什麼呢?是因為對語言掌握不夠熟練而被困擾了嗎?
「對語言掌握不夠熟練而被困擾」可能會發生在正在學習一種新語言的成年人身上,但不會發生在幼時即浸泡在多個語言環境中的小孩身上。
多語者之所以會有語碼轉換或語法混雜的現象發生,是因為,在大腦中,這些語言總是 同時在運作(all of them are simultaneously active),多語者必須「無意識」的「選擇」語言:
語言選擇的結果,看起來就像是另一個語言好像是被壓制而沈默了!但其實另一個語言還是在大腦中運作著,多語者可以「有意識」的「選擇」轉換語碼:通常是專業的詞彙、另一個語言表達得更適切、聽眾也可以聽懂另一個語言的時候,在特定情境下,會發生語碼轉換。
多語者也可能「無意識」地讓另一個語言的語法「溜」進他正在使用的語言中,比方這個例子:
Daddy goes pod tuš.(Daddy 在洗澡)
上面的例子是 English + Slovene 語法,語料得自語言學家 N. Ramirez 的小孩。有趣的是,小孩不會說成 Daddy is pod tuš,而是 Daddy goes pod tuš,因為如果使用動詞 is ,這在 Slovene 中是不對的語法喔!
簡單的說,即使是語法混雜,也是有道理的混用,而不是隨便亂混用。
神經語言學的研究告訴我們,語言語法的處理核心在左大腦前葉的 Broca’s area(fig 1),而雙語小孩比起單語小孩,在語言活動時,他們的大腦前葉前端(anterior)有更多的活動(fig 2)。
fig 1
fig 2
雙語小孩從小沉浸在雙語的社會網絡中(而不是學校的課堂式語言教育),讓他們從小就能一遍又一遍,經過上億次的語言使用跟理解的訓練 – 這種自然而然發生在生活中的訓練,促使他們對不同語言(不同的聲音、語法、詞彙)的「專注力(attention)」能夠快速轉換,而這種專注力的掌握和轉換不僅僅發生在語言活動,研究證據也指出,雙語小孩在進行需要專注力的活動時,表現得比單語小孩好。
簡單的說,雙語的成長環境,對腦部訓練和專注力提升,都是有正面幫助的。
除此之外,當雙語小孩學習第三種語言時,比方:英語,他們有更好的機會學得比單語小孩快且好。因為,雙語小孩的認知較靈活。比如,研究者發現,雙語小孩比單語小孩更早且更快能理解一個東西可以用多種名詞來表示的抽象概念:像是,teker ni Idek,khēng(虹),tienˊ giungˊ(天弓),雙語小孩能更早了解這三個名詞(三個不同的聲音、詞彙)代表的是同一個事物(彩虹)。
並且,雙語小孩對語言的內部結構有更好的掌握。雙語小孩能更早認知到語音、語法的差異,當他們在學習第三種語言時,跟單語小孩比起來,他們就贏在起跑點上啦。比方說英語的 good,book,裡面的 /g/,/b/,只會華語的單語小孩往往很難掌握呦,我經常聽到大學生們(華語單語)把這兩個字念成 /kud//puk/!
➖➖➖➖
説說結論吧!
台灣社會原本就是個多文化多語言的社會,我們有客語、台語、’Atayal、Pangcah、Drekai、Tao…… 各種語言,某些語言使用者較少,較集中在某些特定社群,有些語言使用者較多,逐漸形成多數人都會說的通用語。
過去,以主要「通用語」為母語的族群,較少有機會成長為雙語或多語人,而與此相對,以非通用語為母語的族群,則有較多機會成為雙語或多語人:以我認識的朋友為例,客家人多數都會講流利的台語,而 Pangcah 朋友也有同時能說客語的。我有一個說台語的朋友,能夠講流利的客語,因為,他們家是在客庄裡面,四周圍都是客語的環境!還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公車站遇到一位先生,他能夠講流利的台語、客語,也學會了華語、英語、泰國語;這些雙語或多語人有一個很普遍的特徵:年紀偏高。
怎麼回事?台灣似乎逐漸從一個多文化多語言的社會,轉變成一個單語的社會,而這個「單語」– 華語 – 居然不是台灣人在社會互動中發展出來的哩!
華語是透過教育系統、體制、法律,強勢佔領各個語言使用的場域(domain),經過三代人的洗腦,華語不僅成為台灣人的通用語,也成為 20 歲以下台灣人的「準」母語了。
中華民國行政院立定政策要推動 華語 / 英語 雙語教育,不只是搞不清楚「雙語」的真實意義,也居然就承認了華語在台灣社會的合法性!華語目前在台灣社會的普遍,使得它就像福壽螺一樣,沒有辦法被徹底移除 — 這點現實,是任何從事母語復振運動的人都應該要有的基礎認知。
華語雖然已經完完全全佔據台灣社會,台灣的多語環境並未完全凋零。讓家庭成為母語的堡壘,讓我們的下一代成為 母語 / 華語 雙語人,是一個把華語拉下神壇的務實作法 (fig 3)。
fig 3
家庭必須成為母語使用的場域,一點都不能退讓。唯有如此,母語的使用場域才有可能在獲取夠多的養分後,向外拓展:進入到熟人的人際網路中 ,進入到師長網路中,進入到其他的生活網路中。
至於英語呢?
英語很重要,沒錯!他是目前主要的商業交流語言,也是主要的科學語言(不過,其實科學語言中藏了很多的拉丁文)。所以讓已經具備雙語能力的孩子們,繼續學習第三語言英語才是正途!
❤️特別致謝 邱偉欣老師 授權「牽囡仔 ê 手 行台語 ê 路」上載本篇文章。
原文出處:
https://reurl.cc/Y1y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