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傳承語言,只傳承文化。」這樣的概念是實際可行,還是充滿矛盾呢?
認真讀冊 輕鬆教囝 授權轉貼
若大家都認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那不會本土語言的話,我們能夠深入認識本土文化嗎?
大部分介紹台灣文化的資訊,都是透過華文繪本或是課本,這樣介紹台灣文化給孩子,也不是說不行,但是總覺得這樣認識本土文化…怪怪的。
舉例來說,台灣的孩子大部分都不會台語,他們要接觸布袋戲,是看著課本或繪本、用著布袋戲不用的語言,隔著好幾層去了解,而不是直接看布袋戲。那我們的孩子理解到的本土文化是什麼呢?是外國人詮釋的本土文化?
我也曾經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看到華語演出的布袋戲,台下華語孩子看得很開心,但我卻滿悲傷的。
那樣的戲,對我這個廟口長大常常看戲的孩子來說,非常違和,不然大家可以試試看用華語唸看看「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用華語認識本土文化的違和感就是這麼重。而布袋戲台詞轉成華語失去的味道,就是文化的韻味吧?
所以,我個人會比較喜歡小孩能直接聽懂本土語言、直接看布袋戲、直接操作戲偶…
像 布袋戲,講予恁聽 這個Podcast,能直接聽懂的話,應該比看華語繪本要更能深入認識布袋戲文化…不過能聽懂的孩子有幾個?
前幾天才剛讀到芥川獎得主,台灣作家李琴峰對語言的看法–
「我有時會想,在習得『戀愛』這個詞語之前,人們是否有可能真正談『戀愛』?若人類是透過語言的濾鏡來觀看這個世界,那麼未知的詞語是否就意味著對世界眼光的死角?」[1]
我深以為然。
如果讀者覺得以上的看法太偏激,為什麼不能看書學文化?那我們也可以思考看看,我們在課本學了原住民的文化,就代表我們很了解原住民了嗎?
隨意使用原住民的傳統圖騰、亂跳舞蹈自以為是創意、以為祭典都是在喝酒慶祝,這些亂象都還是現在進行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