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ûn-lîng (台語路–大人囡仔鬥陣行共學團成員)
最近即將回職場,帶著全台語生活的孩子Hông參觀了幾家幼稚園,有一家幼稚園直接拿了5歲的篩檢檢核表來測試,以及現場讓Hông剪圓形和愛心,園長一直說他們的孩子平常做很多練習,包含寫字、剪貼,她說孩子只參加共學可能程度跟不上,孩子會受挫。
不過我想孩子在共學學的東西,幼稚園的孩子也不一定會,像是我們讓孩子操作螺絲起子、砂紙、也讓孩子親自使用不沾鍋煎法式吐司,讓孩子練習用牛排刀切菜,也讓孩子去學習問問題和觀察,這些我想很多幼稚園的孩子是沒有或是很少接觸的。
哪一種比較適合,我想是見仁見智,以前的我,可能也會覺得要練習那些基本能力,尤其是落後的孩子,就是要一直練一直練,不過現在我想法不一樣了。
尤其因為跟孩子說台語,接觸了很多不同背景的人事物,像是體制外的老師,看了一些書,眼界稍微打開,#學習最重要還是要跟生活連結,才是有意義的,只在教室裡的知識,帶不進生活,那個學習是斷裂的。
舉例來說,我沒有讓Hông剪很多各種形狀,Hông對美術類真的興趣不大,可能因為跟媽媽我是美術苦手有關,但我讓Hông自己拿剪刀開餅乾袋子、用剪刀膠帶修理書或DM,平常是有很多用剪刀的機會,參觀當天園長讓Hông剪圓形和愛心的時候,Hông雖然剪得很慢,但他剪得很美,而且他用自己的方法剪下來,我原本還擔心他做不到,但他的問題解決能力很好,這個不是訓練來的,當下我真的很感動。
園長看完說,這個我們的孩子都可以很流利地剪下。我不會覺得生氣,因為我對Hông的熟悉度遠遠超過園長,我看到的重點和她不一樣,不是剪東西的技巧,而是如果遇到一個孩子沒試過的事,孩子怎麼去想辦法解決,這個Hông的表現真的很棒。
數字也是,當天的篩檢表有問數字,Hông完全答對,我們平常練習的方式是,走去公園的路上,看別人的車牌號碼,Hông說白話音,我教他文言音。#從生活中去學習,雖然花的時間比較久,但類化能力比較好,我現在覺得這樣比較 #符合學習的本意,也符合現在強調的 #素養教育。
現在孩子要正式走入體制內了,有點緊張,不知道媽媽會不會適應不良(媽媽從體制內走到體制外,調整了一次,找到平衡點,現在陪孩子走回體制內,可能又要找到一次平衡點)。我想孩子的適應能力一定會比媽媽好。
我可以同理學校老師,因為我以前也是沒想過這個問題,1/9聽台語路家長學堂演講,老師說,學校老師是用他20年前學到的東西,教現在的孩子,讓孩子20年後出社會使用,中間有40年的落差。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教改不容易,因為40年的落差不可能一次到位。而且老師還說,一個人要走100步很容易,但民主是100個人一起走一步,所以每一件往前進的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陪著孩子走這一遭,不只把台語講回來,在資源不是那麼充足的情況下,跟著台語路的其他家庭,一起摸索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一起主動創造資源,雖然不容易,但在過程中,收穫最多的人,說不定是那個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