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Bí-hôa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
跟家裡的長輩出國,原本以為長輩只會講台語或華語,想說長輩買個東西都要跟著幫忙翻譯,但後來卻意外發現長輩不需要會講英語或當地語言,長輩們用比的、或是直接講自己的語言,明明對方也聽不懂,但長輩竟然可以暢行無阻,有的還甚至馬上交了外國朋友!
我的一位長輩朋友就是如此,跟家人去泰國玩,被笑不會英語也不會泰語,無法在當地自己玩一整天。結果她負氣之下,真的獨自出門買鞋、吃飯、買衣服,簡直暢行無阻,回來還很得意地說,自己靠台語就可以走遍天下。
相較於學過英語的晚輩,可能一遇到外國人就會觸發一種無法預期的不舒適感,甚至會感受到困窘,因此而不太敢溝通。長輩這種不用會對方會的語言,就可以跟外國人開心溝通的能力,感覺起來真是神奇。
事實上,這種「不會對方語言,卻也能理解對方意思」的能力,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有,但是根據蘇格蘭鄧迪大學的教育領域學者Argyro Kanaki 發表的文章(Multilingualism and Social Inclusion in Scotland: Language Options and Ligatures of the “1+2 Language Approach” )提到面對不懂的語言的疏離感,是可以透過教育去減緩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多語言的沉浸式教學。「運用多語的沉浸式教學,適當的在不同語言中『搭橋』,可以減少對語言的疏離感,也可以增加社會認同跟討論…讓學生更自由的方式去接近語言。」
相較於過去用一堂課學語言的方式,老師在課堂上運用多語教學算是較創新的語言習得方式,這其實也就是沉浸式語言教學。目前國小階段,申請使用沉浸式語言教學最多的是英語,有的甚至是整間學校都標榜英語沉浸式教學,也就是雙語學校。比較少的是使用母語當沉浸式教學,例如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等。
在沉浸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一定聽得懂教學語言,但是老師為了讓學生可以理解,通常會使用一些「搭橋」的工具,例如圖片、較短又重複的句子、動作、表情等等,讓學生可以更容易理解該語言的意思。或是有的會直接加入華語,以熟悉的華語來搭橋。運用兩三種不同語言來相互「透濫(thàu-lām)」,更是沉浸式語言學習法的最新趨勢。
學生剛開始面對一個聽不懂的語言,如英語或本土語言,為了理解,就必須靠著如圖片、手勢、表情來猜測該語言的意思,然後再回饋給教學者。這樣的溝通能力一旦訓練起來,以後在面對不同的語言環境,就會更有應變能力,也就會降低在聽外語的焦慮感。而這種互動能力,不就是「神奇的長輩」使用的能力嗎?
現在的家長較擔心孩子的英語能力不佳,所以很支持英語的沉浸式教學,不過語言是多多益善的佳,多語言支持教學,正可以啟蒙和訓練孩子面對多語的溝通能力,畢竟出國後面對的可不只是英語而已。
其實,很多大人還沒有這樣的觀念。就我身邊聽過的,某位民意代表曾私下說過”如果用台語學ㄅㄆㄇ不是很奇怪嗎?” 或是朋友曾經在英語課講了一句”逐家坐hō͘好”的台語,就被家長抗議為什麼要在英語課堂上講台語?這都是沒有想到多語課堂互動的好處。
如果一位老師願意交雜運用台語、中文、英語來教學,那她所創造的多語環境,只要運用得當,現在很多文獻都顯示,對學生的溝通能力會是很有幫助的。而國外如德國、盧森堡、英國的學校也都曾在小學階段就使用多語的沉浸教學方式。(Multilingual Approach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Acknowledging to Capitalising on Multilingualism in European Mainstream Education)教學現場的老師,或許不一定有信心用英文進行對話教學,但很多老師都具備母語能力,如台語或客語、甚至原住民語的能力。
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多鼓勵老師運用母語教學,更好的可以多語教學,因為這樣是在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接觸更多語言。就我自己小時候來說,不時會有老師上課說台語、英語,同學們下課也會台語、華語、甚至有同學會說山東話,這都是很自然且很好的多語環境。而許多研究都顯示,孩子在多語環境下,思考會比較靈活,發展也會比較好。
家長可能擔心小孩聽不懂該語言,老師在課堂上穿插講台語或客語好嗎?如果有這樣的擔心,不如想成這是在訓練孩子在面對另一個不熟悉的語言時,可以訓練到運用不同方式接收資訊的能力和溝通能力。而這種溝通能力,正是面對多語的世界一種很棒的能力呢!
要記得,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超乎你的想像,千萬不要因為英語比較國際化就只重視英語,如果能夠多創造本土語、不同外國語的多語環境,那孩子未來在面對不同語言時,就算聽不懂,也更有可能降低不敢溝通的焦慮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