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米恩(台語路體驗活動參加者)
台文翻譯:A-kun
台文顧問:陳豐惠 老師
那聽那學,那耍那講,五歲囡仔嘛會當自然開喙講台語
台語是阮爸母彼沿用來溝通的主要語言,毋過,我自細漢到大漢,in攏佮我講華語,我干焦咧佮序大講話的時,才會用著離離落落的台語,我的台語是那聽那練習講,講毋著才予人改正,按呢學來的。出社會了後,因為工課的關係,我想講我若是加講台語,會佮序大較親近,毋過,可能是我的腔口傷奇怪矣,定定予人「建議」猶是講華語就好。
阮查某囝出世了後,我想講伊會曉佮序大相借問就好,從來毋捌想欲去創造台語環境,一直到伊三歲外,阮去參加親子共學團,看著有一寡團員足堅持、足用心咧用台語做主要的語言去教囝,in的囡仔嘛講了真好、真自然,予我真正是開眼界,知影原來會當有無仝款的選擇。
我才發覺講,若是序大一个一个老去、離開了後,我佇生活中講台語的機會就愈來愈少矣,而且我的台語猶是袂輾轉,阮查某囝後擺是會當佮啥物人學台語咧?自按呢,我決定愛對家己開始做,開喙佮阮查某囝講台語。
阮佮一般台語家庭較無仝款,我是佇阮查某囝五歲的時,才開始轉台語,阮講華語已經講甲真慣勢,這對阮來講是足大的挑戰,寢頭仔伊定定講伊聽無台語,愛我講華語,我嘛不時會袂記得愛佮伊講台語。佳哉,伊有一寡囡仔伴是講台語的,定定耍做伙,阮兩个就有真濟練習講佮聽的機會。佇厝內的時,我會放一寡台語囡仔歌當做背景音樂,這款浸水式的學習環境,予阮查某囝學台語有真大的進展。
這幾个月,伊開始袂排斥聽台語,甚至願意講一兩个詞,親像:好、毋好、著、毋著、是、毋是,我觀察著真濟心適的轉變,想欲佮逐家分享:
頭一个例:
阮佮朋友相招出門tshit迌,到位煞無看著人,阮查某囝用台語講「in去便所」,我聽著真驚喜,這是伊頭一改用台語講規句話,進前攏干焦是一个字抑是詞爾爾。後來我用台語應「嘛有可能去買物件」,「可能去…..」,想欲加講一寡來增加伊的詞彙量佮變化。
第二个例:
欲睏進前阮咧開講,伊問我「叫」的台語按怎講,我講「kiò」,伊就家己發出四个聲調,問我這寡聲調是啥物意思,我講「kiô」是「橋」嘛是「茄」。
第三个例:
欲睏進前我唱「嬰仔嬰嬰惜」予伊聽,伊問「惜sioh」敢毋是「熱sio」的意思?伊有這个聯想予我真驚喜,我解說講這兩个字其實發音佮意思攏無仝。後來伊家己唱「小小的世界」,講「小」嘛是念「sió」,我閣共伊講這个字佮「熱sio」猶是無仝款。
第四个例:
這馬伊有時陣會唱台語囡仔歌「羞羞羞羞羞,捾籃仔抾鰗鰡」,那唱那問我歌詞的意思。我用台語共應的時,會發現伊咧思考欲按怎講較好,有當時仔會先來確定「tsuí」就是「水」,紲落來才閣講出一个字抑是規句話。三不五時想著啥就會問我台語愛按怎講,我足歡喜閣驕傲的!
毋知是毋是因為伊較大漢,對「字」佮對應的「聲調」足有興趣,定定會想著一个字的音,就發出無仝的音調共念出來,嘛會來問我這寡字的意思。雖然有一寡音並無對應的字,毋過我感覺囡仔家己念咧耍是真好的經驗。這款親像耍激頭腦遊戲的方式,是我毋捌體驗過的學習經驗,開拓我對台語的想像。向望阮會當繼續保持這款動力,予台語繼續湠開,變做生活的一部分。
從聽中學,從玩中說,五歲的孩子,也能自然開口說台語。
台語曾經是我父母那一輩溝通的主要語言,在我的成長過程,他們卻幾乎都和我講華語,我只有在和長輩溝通時,才說著零零落落的台語,可以說我的台語是用聽學來,或者是嘗試說錯而學會的。出社會後,因為工作的緣故,覺得和長輩講台語可以拉近距離,但腔調或許太奇怪了,常常被「建議」還是講華語就好。
女兒出生後,我從沒想過要營造台語環境,覺得她能和長輩簡單問候即可。直到女兒三歲多,我們參加親子共學團,看到有些團員很堅持也很用心以台語作為育兒的主要語言,而孩子們也說得很好很自然,讓我打開眼界,了解原來也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因為這樣,我也警覺到,隨著長輩們年歲漸增或離開,我生活中講台語的機會更大幅萎縮了,而我的台語卻還是這樣不輪轉,女兒以後又能跟誰學習台語呢?在這種心情的驅使下,我也決定付諸行動,從自己做起,開口跟女兒說台語。
和一般台語家庭不太一樣的地方是,我是在女兒五歲左右,才想轉變和她說台語。這對使用華語溝通已經相當流暢的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女兒一開始常反彈說她聽不懂要我講華語,我也不時會忘記要跟女兒說台語。所幸,女兒的玩伴有不少正是說台語的家庭,我們密集的玩在一起,不只我有頻繁練習說的機會,女兒也能有大量「聽」的環境。若在家的時間,我也會放一些台語童謠當背景音樂,或許是這樣沉浸式或漸進式的學習環境,我發現女兒在台語的學習有明顯進展。
這幾個月來,女兒開始不排斥,會聽甚至願意開始講一兩個單字,例如:好、不好、對、不對、是、不是。我觀察到不少有趣的轉變,想紀錄下來跟大家分享:
例一:
我們和朋友約出遊,到了會合地點卻沒看到人,女兒用台語說「in去便所(他們去廁所)」。我聽到覺得很驚喜,女兒第一次用台語說一句完整的話,之前都是一個單字或詞,後來我又順勢用台語補充「嘛有可能去買物件(也有可能去買東西)」,「可能去…..」,我想多說一點增加她的詞彙量跟變化性。
例二:
睡前聊天,女兒問我「叫」的台語怎麼講,我說「kiò」,她就自己發出四個聲調,分別問我這聲調是甚麼意思,我說「kiô」是「橋」也是「茄」。
例三:
晚上陪睡時我唱「嬰仔嬰嬰惜」,女兒問說「惜sioh」不是「熱sio」的意思嗎?我驚豔她有這樣的聯想,我解釋是因為發音不同所以意義也不同。後來她又自己哼出「小小ê世界」也是「sió」,我有跟她說這個意思,跟「熱sio」又不一樣。
例四:
現在女兒有時會哼著台語童謠「羞羞羞羞羞,提籃仔撿泥鰍」,就會問我歌詞的意思。我用台語和她對話時,也會發現她在想要怎麼講,或者先跟我確認「chúi」是「水」,然後再說出一詞或一句;甚至不時想到什麼就先問我台語要怎麼講,著實令我讚嘆不已!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女兒年紀比較大,我發現她對「字」跟對應的「聲調」很有興趣,會想到一個字的音,然後發出不同的聲調,也會問我分別的意思。雖然有些音可能沒有對應的字,不過孩子自己唸著玩也是很棒的經驗。這種像是玩益智遊戲的方式,是我沒有想像過的學習經驗,也開啟我對台語不同的想像空間。希望我們能一直保有這樣的動力,讓台語持續拓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