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îng(台語路編仔)
昨天跟朋友約去室內的遊樂場,孩子們彼此都是講台語的,不久後有一位4歲左右的妹妹也進來玩,一開始,我們這邊的孩子依舊彼此講台語,那個妹妹幾乎不太說話,但4個孩子一起玩。
後來,我去呼喚A-hông準備吃飯的時候,那個妹妹突然叫住我,她跟我說她覺得我們的孩子非常不禮貌,還說:「我媽媽說沒禮貌的人最醜。」這句話引發我的好奇心,所以我就開始跟她核對發生了什麼事情,想確認發生什麼事情後,再來跟我們這邊的孩子談。
原來,A-hông跟她說:「要講台語,才能一起玩。」但那孩子連台語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覺得被排擠在外,不能一起玩,不太開心。雖然我知道A-hông的本意是,他只想跟他認同的好朋友一起玩,不是他認同的人,他會找各種理由拒絕,即使其他孩子可能會講台語,他還是會找到理由拒絕,這個部分,陸陸續續有跟A-hông討論,不過這件事情不是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就先略過不談。
我覺得跟那女孩的對話,好值得去思考,原來那些排斥台語的人,可能是怎麼想的,從女孩的對話,可以窺知一二。
一開始,我問女孩:「你不會台語是嗎?」她問我:「台語是什麼?」我說:「台語就是我跟我家孩子講的那種話。」接著,她又重複了一次:「我媽媽說沒禮貌的人最醜。」我先問了她:「你不會台語,你會想學看看嗎?之後會講台語就很厲害喔!」她就開始說:「我會唱韓國歌,我會講英語,也會講一點點印尼話(因為她是外籍保母姐姐帶來的),我比他們厲害。」這時候,我心想,這個對話方向不太好,被導向比較、競賽的困境,我覺得有時候在提倡台語的時候,也會落入這樣的困境,因為台灣整體的教養環境,還是常不自覺地落入比較,像是我自己,還是很容易不自覺說出舊有慣性,類似比較的話,所以,當把語言能力拿出來講,很多人也開始講競爭力等等面向。
後來,女孩開始無限迴圈說自己很厲害,所以我又跳出來核對一次,剛剛發生的事。我問她:「你聽不懂台語,那你怎麼知道,那些孩子希望你講台語?你希望接下來怎麼辦呢?」她就一直無限迴圈:「我媽媽說沒禮貌的人最醜。而且我阿媽很厲害,我要叫我阿媽把他們吊起來變成木乃伊。」後來她問我:「你們為什麼要講台語?」我說:「因為我阿公阿媽都講台語,而且台語快要死翹翹了,所以我們家裡講台語。」聽到這個,那女孩突然眼睛一亮,好奇地問:「為什麼台語快要死翹翹了。」我跟她說:「因為現在很少人講台語了啊,越來越少人講的話就會消失不見,以後就沒有人會講,它就死翹翹了,所以我們家的小孩才都會一直講台語,這樣台語才不會死翹翹。」聽到這邊,女孩的態度似乎有點軟化,開始好奇地問我關於語言的事。
她問我:「也有小baby會講台語嗎?是一出生就會講台語嗎?」我跟她說:「我家小baby也是講台語喔,不過沒有人是一出生就會講話,就算你講華語也不是一出生就會喔,一般的小孩子都是兩歲才開始講一點點話,一個字、兩個字一直練習一直練習,慢慢才會講很多話喔,你也是這樣喔!所以你現在不會講台語也沒有關係,如果你想學,一直練習一直練習,有一天你也會很厲害。」
我覺得這個迷思,跟很多自認台語不太好的人的想法類似,覺得那些很會講的人,是因為本來就很厲害,不,就算是母語是台語的孩子也是一直練習一直練習才學來的,雖然我們學母語和後天學其他語言的機制不太一樣,但這些小baby學講話也是以「年」來計算的,透過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失敗才學得會。只是小baby長大後,那些學講話的挫折感早已經不記得,不過當父母應該很有感覺,小孩有時候想表達的事但表達不出來,孩子的情緒反應也很大,孩子學講話也是會遇到挫折的。不管任何人講任何語言,能夠流利對話,都是練習來的,所以即使現在不太會講,只要常常練習,總有一天會變得流利,只是在台灣,學習任何語言,好像不流利或是有口音,旁人可能會取笑,要鼓起勇氣練習,真的是不太容易啊!
雖然女孩情緒比較和緩一些,女孩還是一直說:「他們很沒禮貌。沒有禮貌的人最醜。」我問她:「你是不是覺得很難過,因為你想跟他們一起玩?」女孩說:「對,我有點難過,我想跟他們一起玩。」那女孩眼睛又突然一亮,我好像摸索到那個結了,突然發現,女孩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她其實是難過的,但她不會表達這樣的感受,所以從過去經驗來表達,我猜測女孩應該被她媽媽這樣說過,可能也是在她說了一些話,讓媽媽難過或沮喪的時候,媽媽的回應。
我問她:「你很難過,你想跟他們一起玩,是嗎?需要我怎麼幫你,還是你有想到什麼辦法?」她想到的辦法一直都是:「我要叫阿媽把他們吊起來變成木乃伊。」這個想法讓我覺得很有趣,不過也覺得孩子有點可憐,她應該都沒有練習過如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後來我跟她說:「我陪你去講,你想跟他們一起玩,可不可以跟我講華語,或是教我講台語,這個方法好不好?」女孩說:「我覺得他們不會聽我的,阿姨你去跟他們講。」接著,我就帶著女孩,把女孩的心情和需求告訴孩子們,告訴A-hông 女孩覺得很難過,雖然A-hông還是只想跟朋友玩,但過沒多久,4個孩子就玩在一起了,維持著我們的孩子之間說台語,穿插一兩句跟女孩說華語。
最近follow的兩個閱讀型的podcaster和youtuber不約而同提到查理‧蒙格《窮查理的普通知識》裡書中強調的一句話:「當你手上的工具只有鐵槌的時候,你看所有的問題都是一根釘子。」當我們手上的工具越多時,我們自然而然會有各種因應的方法。
有朋友問:「我覺得在給予孩子空間和放生之間,不知道如何拿捏。」我覺得就是不要在大人自己手上只有鐵鎚,同時你的孩子手上也只有鐵槌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困境、去解決衝突。那女孩手上可能沒有鐵鎚,但也沒有其他工具,所以她只能一直重複地說同樣的話,但解決不了眼前的困境。
大人如何增加自己的工具,我個人認為閱讀很有效果,雖然,我也常常一本書讀不完,但我覺得閱讀的過程,自己嘗試地去實踐書中的建議或方向,久而久之,也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和他人討論,看一些別人整理過的資訊,不論是podcast或是youtube也不錯,也可以參加各式講座,只是書的內容可能是比較完整的。孩子如何增加自己的工具,我認為最直接的就是大人的示範,所以我一直不太認同,讓孩子自己處理衝突,尤其是凡事遇到衝突就動手的孩子,因為這樣表示他的手上就只有鐵鎚啊,那孩子就很需要大人提供一些額外的工具指引,繪本討論也是不錯的方法。
不過也不是擁有這些工具,就從此一帆風順,我也常常在教養的困境之中,手足吵架也是常見的事,但我們不知道,我們提供這些工具,哪一天孩子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像是昨天一整天,除了陪那女孩對話之外,其他時間孩子們自己玩得很開心,會互相提醒遊戲場規則,用完東西也會自己復位,彼此討論自己的需求與想法。我和朋友就輪流去跑步、去樓下麵包店試吃麵包、逛隔壁賣場、做自己的事。當孩子手上不只有鐵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放心地給予空間了。
更新:在核對、確認女孩的想法後,我和A-hông討論關於講台語才能一起玩的問題,有提到女孩覺得這樣講讓她很難過,而且女孩希望一起玩,所以我詢問大家是否要一起玩,並且嘗試跟女孩說華語,我們自己的孩子之間說台語,孩子們思考後,共同找出平衡點。由於篇幅已太長,所以後面的狀況原先並未詳細說明,特此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