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Amy
我和弟弟是小留學生,雖然小時候阿媽跟我們一起住,常講台語,但出國後,將近30年前在澳洲根本沒機會用到台語。甚至有蠻長一段時間,我跟弟弟吵架都是用英文。
結果沒料到,雖然在澳洲,後來是跟一「正統台客」結婚,要適應的,不但是他長住阿根廷的「台阿文化」,也被「邀請」再重拾小時的語言 – 台語。並在有孩子後,家裡完全轉成「台語頻道」。主要原因是盼望能跟上一代、長輩們較親的溝通,並從語言教導孩子認同自已就是「台灣人」這身份。
一開始,我自己的台語講的「不答不七」,老實說,要用我這麼爛的台語教下一代,非常的沒信心。但看見先生那認同台灣、台語的心志,很令我感動,因此,雖然難度很高,我選擇順服先生。
就這樣,慢慢的「吃螺絲」的情形愈來愈少,也愈來愈敢講了。這些年,兩個孩子的台語也愈來愈棒,跟在海外的親族雖然需要透過電腦視訊互動,但因為語言通的關係,我發現他們跟親族是很親的。
在幫助孩子台語學習的路上,我發現當孩子上學後,在學校發生的一些事,他們一開始是不知道怎麼用台語表達的。因此我會允許他們先用英文表達完,我再用母語敘述一遍,這時他們就會學會原來用我們的語言,是這樣講的。慢慢的,他們的詞彙就會愈累積愈多。
有時帶孩子出門,有同樣是台灣人發現他們(兒子七歲、女兒三歲)講得這麼溜的時候,都非常驚訝,如果是老一輩,反而是更喜歡跟他們互動、交談!
我們也想過,畢竟是住海外,家裡全台語,那他們的英文、中文怎麼辦? 所以我也去問過兒子學校的老師,是否兒子聽得懂英文? 知道怎麼回覆嗎? 結果老師說,他在班上英文還算好的呢! 後來我才了解,孩子的吸收、學習能力真是超過我們的想像。他們跟不同人就學習不同語言,因此英文、中文都是這樣從玩當中學起來的。而哥哥在五歲開始,也透過每天跟他讀中文聖經,開始認中文字,現在也能寫數百個中文字了。有時孩子也會問爸爸:「這個西班牙文怎麼說?」時間久了,他們也能記上一些單詞。
先生之前住阿根廷,主要是講西班牙文,而他在那邊的表弟妹個個都是精通五種語言以上。因此,我們真心認同也看見 #不同語言是互有助益的,沒有哪一國的月亮比較圓,語言就是工具,多學一樣是一樣,而母語是最基本的,學好母語跟學好外語完全不衝突,真的完全不需要為了學好外語而放棄母語,猶太人是這樣,我們在這邊看見許多韓國人、日本人也是如此!許多老外也因著我們不但能講他們的語言、也維持住我們自己的語言及文化,更加尊敬、佩服我們。
最後我想說,環境不會來配合你,尤其在海外,環境更需要「刻意製造」。但短短幾年下來,所看到的成果是豐碩的,是數不盡的。我發現若要看見成果,「刻意+堅持」就對了!
#台英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