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堂】有步就有路—王昭華老師 講座心得

文 :Bīng-san
編稿:Bûn-khîm
圖 :阿鴻

5月中突來的三級警戒,打破了很多原先預定排好的計畫,迫使許多單位苦思出路,各種形式的線上課程和講座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嘉惠無法出門的大人小孩。7月初的台語路邀請王昭華老師來家長學堂分享「有步就有路」,真慶幸該場是以臉書私密社團直播的形式進行,事後可以看影片回放細細品味,不然以當時週六上午跟孩子一起在家,難免一團混亂的情形下,能多少聽到幾句話就要偷笑了。是以上個週末趁著孩子入睡後點開影片觀看,昭華老師分享的內容扣緊她和台語及創作的關係,十分受用、實際,收穫良多。

#用台語過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說母語(在此處自然是以台語為主),本是與社會主流違背的行為,因此她先思考了兩件事:「做得到的」和「做不到的」。她自認為做得到的事是,一天找一兩個有趣的點寫成文章和看台語辭典;而她做不到的,就是開班授課和回答問題,認清自己做不到的事之後,便把這些事放下,不視之為負擔而擔在肩上。

在「做得到的」事中找到「簡單做」的方法,因為一定要簡單做才能長久。她觀察到,這個社會的消費文化鼓勵人一次性、奮不顧身的投入,但若是要做一輩子的事,自然不可能每天熬夜、每週更新端出新菜。最好的方式是「什一奉獻」的概念,你有十樣東西,拿一樣東西出來跟大家分享就好。不需要只有一樣東西,卻變化出三、四樣東西來獻寶,獻寶是一種誘惑,但這容易讓人生活得很疲累,別人看久了也厭煩。

生活如洋蔥頭,要怎麼去養/勇(ióng)?

昭華老師溫柔地提醒家長,不要想怎麼教孩子,要先想自己,要怎麼養自己,使自己勇健(補充老師原句: Lán m̄-bián siūnn-kóng beh án-tsuánn kà gín-á, lán sin siūnn ka-kī ài án-tsuánn ióng. )。作父母的本身是母語失落的一代,自己在母語表達、思想上就已有欠缺,那要如何去教孩子?自己要真的喜歡、習慣使用母語,慢慢將自己發展成很穩的母體才是最要緊的事。這樣的過程中,知之為知之的觀念很重要,知與不知要區分很清楚,在累積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這樣追求,不知道的地方就找信任的人問,或是在社團發問都很好,感謝給予指正的人,讓我們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底」有底、底有飽,底要厚

老師提到她之所以能想到可以發佈成文章的點子,是因為有連結和聯想。至於要怎麼形成連結,就是「量要夠多」,思考的量要夠多才有辦法聯想、舉一反三,成為反射、認知的活動,接下來就是收斂,將這些發想出來的點子在設定的框架下呈現出來。她推薦了幾個生活中可以做得到、打底的事物:

「聽」
「承話鬚」是指大人在講話,小孩在旁邊聽的狀態,沒有加入對話,但有聽進一兩句話。我們外出時就可以「承話鬚」,聽到別人說了很多,若能吸收一兩句回來就很有收穫。

「Ping辭典」
老師首推《臺日大辭典》,因為例句是正確的,若沒有例句難以判斷語境。因此她在查字典時,除了查一個字詞,還會把相關連的詞彙都一起查,感受一個詞彙的內涵和使用語境,將整串相關連的詞語一併了解吸收。

「閱讀」
她的作法是每天花固定時間閱讀,不過來源內容要挑選,將閱讀這件事變成儀式。她曾每天花15-20分鐘閱讀辭典,長達半年、一年,其他時間看其他書都再說,以閱讀辭典作為打底的生活方式,每天都可以發現新的東西。她也很喜歡閱讀口述史,可以從中發現一些由華語記錄下來很台語的過往生活細節和片段。

「寫」
一開始寫作時「華語化」是很正常的現象,要花時間慢慢磨,不寫就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從華語書寫的狀態轉為台語,是要有意識去追求的。每個創作者追求的標準不同,沒有對錯,至少詞語使用要正確,創的新詞是否有在原本的理路或脈絡中,這是很細緻的。

談「詞曲創作」
「靈感」這個詞在台語的脈絡是指神有靈驗、有感應,轉作「靈光一閃」也是很貼切的。她分享創作《大佛普拉斯》 主題曲《有無》時,先聽了林生祥的曲子,聽著聽著就出現「有啊無」這個短句,這是最早確定的詞,之後依此發展成完整的曲子,她對音的敏感是從平常的基本功累積而來,就是一直聽音樂,旋律如同衣服,找出適合此曲的詞,如同知道不同的容器要裝什麼一般。

音樂歌詞有其結構和組合,昭華老師說家長平常在家就可以用旋律(如小蜜蜂)來和孩子互動,用一句話反覆套進旋律中就成了一首歌。她認為歌曲要有趣味、具洗腦效果,孩子才會想唱想記。她也提到以前編輯的《繪本創作DIY》一書可作為有趣的輔助工具,有了清楚的故事結構後,就可以講五句話或五個詞彙變成一本書。

昭華老師提到用繪本與孩子共讀,從已有台文翻譯的、簡單的書籍開始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從生活中的口語開始,現在就開口跟孩子講台語,孩子才會將語言存進腦中,成為他的底。

她也提議或許可以成立「母語教育」的討論會,可能在體制教育內的輔導團有這樣的功能,但在家庭教育範圍內,是否有分享台語教育的討論群組,甚至是細緻點,針對台語小孩或是華語小孩是否有需要分開討論或是有所不同?

最後,老師提到她自幼與母親的互動,令我十分感動。

她說小時候的環境中,電視、網路沒有佔孩子生活這麼多的時間,飯後大家就是圍坐聊天、面對面對話。她最喜歡聽母親講故事,講年輕的經歷。一直到現在,她回鄉都會問母親問題並錄音,問村內某個人是從哪裡來的、在此地如何發展,母親便會將她對這個世界、社會、村落中所知的事物講述出來。長輩對自然的了解是很實在的,從言談中教導孩子要敬畏自然。

話鋒一轉,她提到手機普及後,大家多半是分散在定點自己盯著手機看,雖然網路是很好的吸收管道,但可能我們看網紅講話的時間都比聽自己長輩的時間還多,這總還是有這麼一點不對勁吧?回歸到最簡單原始的方式「講話和互動」才是最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