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路分享會陪我找到「讓孩子講台語」的方法

文/圖:雅亭
我在屏東縣林邊鄉長大,高中到高雄念書一個月後,回到家講台語就變得不太自然,一句話裡總會加幾個華語詞。當時覺得自己好像需要多講點華語,才不會「土」、「俗」。
就這樣,從高中開始,華語慢慢成爲我生活中的主要語言。
後來在工作職場上,同事問我是否有意願參加語文競賽—閩南語朗讀,我覺得自己會講台語,那就試試看囉,也因此從而了解到,台語是有拼音、文字的。
當了媽媽後,曾經想對小孩說台語,但生活週遭的主用語言是華語,我發現自己要台語講一次後,再用華語解釋一次,覺得好累阿,就逐漸放棄了那個「曾經」的念頭。
放棄跟小孩講台語的後果,就是當我偶爾對他們說台語時,他們會回:「 #媽媽妳不要講台語#我聽不懂。」其實,我內心滿受傷的。
現在的教育急著要小孩學會英文、華語,卻教出無法開口講母語的下一代,想著想著….覺得越來越不對。
生第三胎後,24小時自己帶孩子,我決定要讓老三聽得懂台語、開口講台語。現在寶寶一歲3個月,似乎聽得懂我跟他說的台語,因爲看他是會有反應的。
但老大老二呢?莫非就要讓他們一直這樣?因爲他們拒絕我講台語,我就不講了嗎?
某晚滑手機,看到「台語路分享會」的講座,我於是帶著想找出方法的心情報名了。
分享會當中,讓我很深刻是:
(1)各國的長輩與下一代講同樣語言嗎?
這讓我想起每次回屏東娘家時,長輩自然對小孩講台語,小孩卻毫無反應。
(2)家有大小孩,如何開始跟他們講台語?可以用三明治法(台、華、台)。
這一點,讓我回家後馬上對小孩這樣練習。
分享會一結束,我就開始用三明治法對孩子講台語,一週後,我問他們「欲抑是無愛?」他們能回我「欲」。漸漸地….小孩能偶爾講個台語詞彙。
分享會結束兩週後的現在,我仍努力的對老大老二練習,同時不再對公婆轉換頻道,直接以台語應對,結果他們也就跟著不再對我轉換頻道。
台語路分享會,解決了我的疑惑,也讓我找到方法,另外,還發現住家不遠處就有共學團喔。
想起語文競賽時,指導老師曾說:「一个語言代表著一个文化。」台語就是咱的文化, #現在開始真的永遠不嫌晚
——
編按1:本文寫於2023年7月
編按2:雅亭的三個孩子分別是7歲、4歲、1歲。刊登本文之際已是分享會後的三個月,雅亭傳來孩子的日常影片,分享老大老二現在已經聽得懂台語,也能華台交錯的回應媽媽,遇到不會的詞還會問媽媽台語怎麼講,最感人的是,孩子可以跟87歲的阿祖用台語對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