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母語,一種愛自己、愛台灣的方式

文:Bīng-san(台語路-大人囡仔鬥陣行共學團)

3/6在台語路的講師共識會上,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伙伴茄苳一開始說的,意思是,並不是這個共識會結束出去後大家都變得一樣,每個人還是會保有個人的想法和特色,但應該會有一些交集吧。

第一個提問是為什麼,為什麼要用台語來教課?

其實我寫的內容非常直觀而功能,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更多台語活動可以參加,增加語言使用的機會,當然我自己為何會想用台語來教課,是秉持一種 #互助互惠 的精神,我相信一定有跟我有類似需求的家長,很難期待總是有「別人」幫你做好些什麼,有什麼想法,當然也是本身有一點興趣,那就是得跳下去,多少做點什麼。

聽其他人的分享,已經拉高到另個層次的討論,為什麼想跟小孩說母語?絕大多數都是 #情感驅使 吧,不論這個情感是源自於跟家人的連結,或是對於被誤認為其他文化的不滿,或是訝異於他人貶低自身文化語言的不自知。其實我很認同的是,就語言使用上來說,就是 #去講,講了之後,那些背後的驅動力會日漸增加,潛藏在心底的複雜情感和想法,就有 #得到梳理和浮現的機會

其實一開始我也只是因為看到有人在揪「跟孩子說母語」的媽媽群組,才想起自己在進幼兒園前是跟爺爺奶奶同住,生活中自然是講台語,進到教育體制後才接觸華語。爾後只有跟爺爺奶奶溝通才會用台語,隨著長輩的過世和離家讀大學,幾乎沒有說台語的機會,有一度連膝蓋、電線桿的台語怎麼說都想不起來。是生了老二當全職媽媽後,無意間接觸到這樣的資訊,才開始思索是不是應該要把母語講回來,一開始也只有我自己在講,對當時小班的老大說華語、對老二說台語,每天都在華台對譯,同一句話用兩種語言各講一遍,一陣子之後真覺得自己是神經病,為何把自己搞的這麼累?

當時,台語比我好不知凡幾的先生,不知是否出於習慣,跟我一起對老二說台語,對老大倒是繼續講華語。一直到老二一歲多開始學講話,因為老大時時講華語,老二自然就跟著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把東西扔到桌下說「掉了」而非「落去」,這才讓我驚覺,或許根本就應該開始強制逼自己在家庭的範圍內只講台語。而全家大小去聽了台語路的分享會後,先生才認同我的想法,在跟小孩溝通時也轉成全台語模式。

在對孩子講台語的過程中,才慢慢開始去思考「說母語」這件事之於我是什麼,最先浮現的當然是 #跟奶奶的情感上的連結,再來才有越來越多的部分是 #去思索我對身處的土地和家園的認同究竟是什麼。有了小孩後更是在在會碰觸到,家長的言行身教,以及想要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其實透過語言就是一種重要的媒介選擇。

雖然因為後來成長的背景很少有機會接觸台語,我也不是那種喜歡看布袋戲、歌仔戲的人,說真的,我的台語就是停留在四歲跟大人可以在生活範圍內溝通無障礙,但出了吃喝拉撒的領域,所會的台語根本不足以支持我進一步去進行思考更多更深的議題,或是欣賞台灣文化和文學之美。

小孩漸長,對世界的好奇已經超越家庭生活範圍,我所會的台語已經快要無法解釋、滿足他的好奇心。這使我深刻的意識到,一個語言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文字,是不可能可以有效的保存和傳承,台語不是只有在生活聽說就夠,如果不會讀寫,這個語言會無法滿足我希望以母語陪伴孩子成長的需求,若自己不精進,那我的台語程度,以及在我的孩子有能力自行學習之前,就會有一道明顯無法跨越的檻擋在前方。這樣的體悟促使我去 #學習台語羅馬字,不過比較汗顏的是,我沒有積極的練習,而且受制於腦中強勢的英語發音系統,在有些音的轉換上仍舊存在著障礙,這是我得花時間去克服的。

講這些,其實是我後來慢慢確定一件事,語言的使用若沒有環境的支持,其實很看個人的「#自我意識」:是否覺得這是件重要的事,是否一定要在生活中實行,還是只是在認知層面上覺得重要而已。知易行難,何時開始做都不嫌晚。

我也很喜歡茄苳在收尾時分享的,她覺得講母語是一種 #愛自己#愛台灣 的表達方式,這片土地遭遇過很多曲折的過往,使得很多人忘記要好好愛自己。我的感受是,盡可能講母語,擁抱這片我深愛的土地,也讓我的孩子感受這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