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佮等待

文:阿零

最近開始試著去了解溫柔生產(友善生產),才發現溫柔生產並不代表一定要在家生或是水中生產,而是孕產婦要了解生產過程,自己可以做哪些事可以幫助生產,有些事可能在孕期就要準備的。

看了溫柔生產的書籍和文章後,我的想法是在母嬰都健康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陪伴」與「等待」,減少醫療介入,或許產程會久一點,但那可能才是真正所需要的過程,減少撕裂傷發生,減少更多醫療介入。陪產的家人、朋友「陪伴」產婦,媽媽「陪伴」胎兒,一起努力,「等待」最適當的時機生產。

溫柔生產,好像需要做的功課多很多,我最近一直在了解各種風險,這些風險可能在醫院的慣性模式生產也會遇到,這是上一胎從沒了解過的事。深入研究後,真心覺得健保之下,這些被壓縮的看診時間、過勞的醫護人員,真的也很難改變這樣的情況,而我還有很多朋友可以請教相關的問題,一般人就不容易了啊。推薦「#生產改革行動聯盟(生動盟)」,很多產婦的賦權講座,媽媽教室可以去理解生產的過程會遇到哪些風險或是該做的準備。和醫護人員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並非完全排除醫療介入,而是減少過多不必要的醫療介入。

從溫柔生產這件事,讓我發現到一路上從生孩子、教養孩子,我好像一直在跟現行風氣或制度對抗。是不是台灣太講求效率和贏在起跑點了呢?少了一些自然,多了很多人為介入。「陪伴」與「等待」似乎是我做這些決定後,所需要做的共同目標。

舉例來說:生完孩子就是餵奶困境,過得了就是甜蜜的天堂,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地獄。看到許多網路文章,都是一直教哺乳媽媽追奶再追奶,擠越多越好,但擠這麼多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擠不出來的媽媽壓力是否很大?親餵很自然,孩子要喝多少,就自然產出多少,不過這也需要學習,台灣的資源真的太少,月子中心幾乎不會教這麼多,同樣制度的問題也很大,只求親餵覆蓋率,但有相對正確的哺乳知識的專業人員又太少。上班媽媽也有適合的哺乳方法,也是需要經過學習的。好多的哺乳血淚史,都讓人看了於心不忍。追求孩子的體重也是一種贏在起跑點的概念嗎?身體健康無虞的情況下,「陪伴」及「等待」孩子,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吧。相關資訊可以參考「#台灣母乳協會」,用最自然的方式哺乳,才能餵得輕鬆自在、餵得久啊⋯⋯

Hông幾乎沒有上過才藝課,一開始我也會擔心,看到很多孩子從小學習很多課程,讓我覺得是不是太放鬆了。不過看過自由遊戲的相關報導,近期也發現Hông自己長出許多能力,才讓我逐漸放心。最讓我覺得驚艷的是他的想像力,任何物品在他手中,都能變成有趣的玩具;便當盒的膠條和輪子變成聽診器,名片是他的手機,切條的甜椒變做他的手持電話。想像力和創作力在我眼中,是非常珍貴無比的能力,慶幸自己有「陪伴」孩子、「等待」孩子自己長出這些能力。有很多可能其他同齡孩子上課而早早學會的能力,在遊戲中Hông也漸漸熟悉,用最自然的方式學習,雖然沒有贏在起跑點,但這些過程和長出的結果真的讓我覺得很值得。自由遊戲可以參考「#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有許多相關的介紹喔!

最重要的挑戰,應該就是和孩子全台語溝通這件事了,和孩子說母語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在台灣卻顯得異常困難,遇過許多質疑,排行榜第一名應該是「他不會講華語怎麼辦?」還好堅持下來了,事實證明,不用教孩子講華語,他接觸大環境自然而然會學會,但只跟孩子講華語,孩子可是連一句台語可能都聽不懂。我們選擇和孩子講台語,並不是只在乎他是否在雙語環境,而更在乎能否「陪伴」孩子認識台灣這片土地和文化,「等待」孩子和這片土地、文化產生連結,如果只在乎贏在起跑點,可能會失去更多看不到的珍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和孩子說台語,就一定要來看看「#牽囡仔ê手行台語ê路」!

很多本來很自然的事,在台灣的過去和現行的制度與風氣之下,變得一點也不自然,要走回自然就必須耗費許多精力和成本,要了解其中的困境和風險,我相信勇敢走出不一樣的媽媽,都有許多外人看不到的努力,也試著讓更多媽媽去了解,佩服這些媽媽們,也感謝自己走上這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下一胎又是新的循環,檢視自己的決定與成果,我相信這樣的自然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希望可以跟阿妹仔合作無間。我會盡我所能,慢慢「陪伴」和「等待」兩寶成長,而且開心地期待著。

宣揚大家一起加入台語家庭真的不容易,或許自己生比較快😆台語媽媽好像都很多產,多生一個,就多一個台語囡仔,而且台語囡仔也會多一個伴!台語媽媽們真的在各方面都很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