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hiân
某天晚上我心血來潮獨自帶Chhat(2y11m)去逛耶誕城。找到熱門的小火車,當然非得坐一下不可。
排隊人龍很長又移動緩慢,小孩耐不住,跟我說他要先去看火車,我點點頭,看他穿過草地跑到火車軌道區的柵欄外,然後身手俐落地就爬了上去。
那個柵欄顯然是臨時設置用來區隔軌道區的,非常簡陋,看起來搖搖欲墜。我站在人龍裡遠遠地喊他:
「Chhat,落來!Hit ê(彼个)袂使 peh(爬)!」
Chhat 回頭看我,理所當然地答:「會使 peh 啊!」
我對他搖搖頭,示意「袂使」,結果他對我點點頭。
也對啦,我突然意識到,媽媽講的「袂使」和你想得不一樣啦!於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回頭看一下隊伍後方,有點擔心工作人員會上前制止,該怎麼繼續跟他說呢?要跟他講工作人員可能會來趕人嗎?
我想了想,決定先回應他的「會使」:「我知影你 peh 會起–li 啦!M̄-koh(毋閣)彼毋是做來 hō͘ 人 peh–ê!」
我一點也沒把握 Chhat 是否買單,所以當這句話講完過了三秒後,他就自行爬下柵欄,我著實鬆了一口氣。
在人龍中微微往前移動了一些的我,衝著他堆起滿臉笑容點點頭,傳達「按呢誠好」的意思,只見遠遠的那個小孩也以天下最可愛的笑容回應:對我搖搖頭
不過他再也沒有爬上那個欄杆了。
「笑著搖搖頭」實在經典,那代表什麼意思呢?是故意唱反調嗎?但他卻願意調整自己的行爲;是「我不接受你的意見但我願意配合」嗎?耐人尋味。
小孩,總是需要一點反抗的空間吧,這是用來確認自己已經長大,有能力為自己做主。但是,如何在「做自己」和「與外界互動」中取得平衡,就需要身旁的大人陪著慢慢調整了,而這個結果,恐怕絕對不是一味地禁止能換來的。
當下,還有另一個發現是:大人對話時是否「相信小孩」,或者反過來說,大人是否抱著「你就是故意搗蛋!怎麼都講不聽!」的念頭,小孩都感覺得到,也會影響他是否願意以真實的自己來做決定。
這個啟發自然是跟日常中失敗的案例對比得來的,當媽媽累了彈性降低時,如果抱著「你怎麼講不聽啊」的不耐心情要求他停止某些行為,就很容易得到一個為反對而反對的小孩,屢試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