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家庭經驗:面對環境劣勢,更需要堅持

圖、文_佳霖

與大家分享我家的台語路。

阿蔥現年5歲,回想一路走來非常辛苦,提供給有意教導孩子講台語的家長參考,並期許自己能為母語(台語)盡一點點心力。

🔸起初家人不支持,要有強大信心
自從阿蔥出生迄今我都只對小孩講台語(當然不可能達到100%台語),一開始就只有我一人在堅持,就連太太、家人都不支持,更不用說其他第三人,甚至被嗆「教中文這是我的自由」、「順其自然就好,不要這麼刻意」…,但不管別人怎麼說三道四,我就是要堅持下去,最後就有機會改變週遭人的想法。

🔸面對環境劣勢,更需要這份堅持
現有環境都是華語居多,所以很自然開口就是華語。阿蔥三歲就去讀公托,而在家就只我一個人對他說台語,但是我沒有因而放棄講台語,我依然是台語與他回應,不管是在任何場合我一律就是台語。換句話說,就是要挺的住別人異樣的眼光及揶揄,例如:你們的對話很好笑,一個講台語一個講中文也能講通;有必要這麼刻意嗎?小孩長大自己就會了…等。在這樣的環境要堅持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這麼困難,不讓台語在強勢華語文中被淹沒,就更需要這份堅持。

🔸Podcast當背景音,自己創造境台語環境
阿蔥出生後常常放兒歌,我就刻意播放台語的兒歌不斷的重覆,直到阿蔥大一點要講床邊故事時,郤發現找不到台語故事可以播放。這時我找到第一個節目是「戀戀曾文溪」,聽一集後覺得不適合小孩,接著胡亂搜尋就找到「牽囡仔 ê 手 來聽囡仔古」的podcast,,第一個故事是「阿英ê冬節」,從此我就拿來洗腦阿蔥,就算是阿蔥在玩玩具我也是放著「牽囡仔 ê 手 來聽囡仔古」,到最後連阿蔥也會一起唸台呼!

🔸沒有共學團,家長的伴讀更重要
共學團除了北部外,中南部其實很少,雖然好不容易在高雄找到一個全台語的學校環境,但是必需犧牲原有幼兒園三天就只好放棄。於是,我就自己營造全台語的環境,進一步要求阿蔥用台語回答我問題,而且只要他講華語就要不斷的提醒他「講台語」。常用的巧虎、學校的讀本,我全部翻成台語來伴讀。日常生活上的物品事務乃至水果名稱全部都翻成台語來教(例如針灸、草莓、百香果等不常用字我都去查台語怎麼唸)。電視節目及新聞也都刻意選台語的來看。在努力營造之下,從原本(3歲)華話對話到現在(5歲),已經修正到8-9成都是台語對話。

🔸觀念建立,參考前輩的經驗
「牽囡仔 ê 手 來聽囡仔古」節目中,有幾位來賓的說法其實都很值得借鏡參考(例如活水來冊房黃震南老師、王秀容老師及佇美國講台語是一件足自在代誌)。特別推這幾集的內容供大家參考,當然其他的節目也很好,只是這幾集比較適合家長來聽,最重要的是觀念的建立,台語路走起來會比較不擔心。

🔸努力堅持下去,總會開花結果
萬事起頭難,但只要開始了就有機會逆轉。過往小孩的阿公阿媽會刻意對他講華語,但只要我聽到長輩對阿蔥講華話我就會不斷提醒他們用台語,當然偶爾其他人會白眼我,這也是常有的事。但在我的堅持及不斷的提醒之下,丈母娘及老丈人眾多孫子當中,我家的小孩是他們唯一位可以全台語講通的孫子。其他不認同我的人,在我這樣堅持又看阿蔥的台語程度,也不好說什麼了。

🔸因禍得福,因為疫情多了阿爸台語時間及醫護人員的鼓勵
近二年來,因為疫情關係學校停課及自主停課,讓阿蔥有更多的時間留在家裡,少了幾個月的華語文時間郤多了阿爸台語時間,應該也是他台語變好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証,前面的努力在未來都慢慢開起花來。

這波omicon疫情爆發以來,五月初就沒有讓阿蔥去學校,一直守到7月初都沒事,但最後還是被病毒攻進來,可能是因為我必需到醫院作復健,不小心把病毒帶回家,就一人染疫全家確診。順帶一提,阿蔥常常跟我一起去醫院陪我復健,因此醫院的復健師也算熟,也知道我很堅持教阿蔥台語,她們後來也很樂意用台語跟我的小孩對話,換句話說,只要你堅持下去,還是會遇到隊友來幫忙,不一定都是負面酸言酸語。

🔸結語總之,開口講台語,並且堅持下去就對了,謝謝。我們現在準備迎接解隔離,祝大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