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各自都能安生立命的共生力(台華對照)

文/圓仔花台語共學Ông Ngá-lîng
台文翻譯:Ông Ngá-lîn
台文顧問:陳豐惠 老師

無仝文化隨人安身立命的共生力

身為台語阿母,我無按算欲予囡仔成做一个干焦使用台語孤項語言的人;顛倒我會鼓勵囡仔以家己的母語為本,穩健向外生湠。徛予在,認捌家己是啥人,腹腸放予開闊,去熟似佮尊重無仝的文化。

頭拄仔那摺衫那和阮查某囝佇咧開講:「妳敢知,美國人按怎講規工坐佇膨椅頂看電視的人?in會講按呢的人是couch potato, 就是膨椅頂的馬鈴薯。」阮查某囝聽一下起愛笑,笑咍咍。

我紲落去講:「毋閣in袂講『膨椅頂的一碗飯』,是按怎呢?」她聽了笑甲愈歡喜,我講:「因為美國人定定食馬鈴薯,咱臺灣人定定食的是白米飯。佇in 的 語言內底,就會出現馬鈴薯,較無講著白米飯。若是講轉來咱的台語,咱就會講『食飯皇帝大』、『食米毋知米價』,著無?」

紲落去我閣講著沙拉的例,阮查某囝想著日本擛手貓仔的例,阮做伙討論佇無仝語言文化內底就會有真濟無仝款的元素(毋過其實我講甲無蓋清楚,有閒會當閣揣一寡資料來開破予伊聽)

閣來我講:「親像華語嘛是啊,阿母感覺妳會曉台語和華語,妳是一个自由的人,會當和無仝款的人講話呢!像咱去紐西蘭,咱嘛會和人講英語啊!」

講起來英語和華語咧講的人較濟,敢若較有法度和人比並。
是按怎毋通共台語放捒咧?

我咧想講,台語內底有誠珍貴的文化資產,台語是咱爸母咧講的話,學會曉講台語,就敢若咧認捌家己佮故鄉仝款。認捌家己是啥人,凡勢就愈會曉欣賞家己,接納(tsiap-la̍p)家己,理解家己;閣來,嘛會愈知影家己的性。了後,佇咧佮人鬥陣的時,會曉好尊重別人,掠著和人交陪的鋩角。(毋是講會曉講台語的人攏捌這个道理,有的人有咧講台語,煞毋知影好欣賞台語的好)

我本身是較致重無仝文化共存,互相合作, 好來好去,隨人安身立命的「共生力」。這款的共生力,在我看是較好過四界欲揣人拚輸贏的「競爭力」。

到今,台語佇咱的社會煞變成一个有敢若無的物件,誠濟人甘願無愛講台語,毋過in略略仔知影台語是家己的爸母、阿公阿媽咧講的話,講起來嘛算是家己愛會曉的語言? 甚至in原仔有注意著台語佇生活中不時攏會看著、聽著。

有真濟人一世人攏咧講台語,越頭煞甘願佮家己的囡仔講彼款袂啥輾轉的華語。

我捌佇路的拄著誠濟大人聽著阮囡仔台語講甲遮爾好勢,攏會那感慨那講:「阮兜的囡仔攏袂曉台語,恁按呢做真好!」越頭又閣咧佮伊的囡仔講華語,敢毋是真無彩?

凡勢in是講慣勢矣,改袂過來。猶有啥物原因?敢講話若欲講透機,就愛來講著咱台灣規社會心內自卑的問題?

做人的老母,我想會到的干焦是我欲按怎牽教家己的囝。我向望會當培養囡仔熟似母語,看會起家己的文化。毋但按呢,閣通好跤步踏予在,行出去,欣賞佮學習無仝的文化。

若欲按怎,我就對家己來做起。

📌補充第一條:講著親情朋友的台語,我有想著一層代誌。我熟似一位原住民朋友,伊見擺看著我,就會家己佮我講台語,而且伊的台語講甲蓋輾轉;佇咧邊仔有人聽聽咧若咧講笑按呢講:「伊是原住民啦!莫佮伊講台語!」毋過我共伊好禮仔笑一下,就無ka插矣。
曷都台語無人講是限定台語母語的人才會當講啊,若對台語有趣味,會曉講,想欲講,愈濟人講愈好啊!這就敢若講真濟歐洲的人母語毋是英語,毋過猶是誠濟人咧講英語仝款啊!

📌補充第二條:我有時嘛是會台語講了無蓋輾轉(正確來講是定定啦囧),不而過咱詳細共想看覓,咱華語遐gâu講,彼是咱佇學校受華語教育幾若十冬按呢訓練起來的呢,台語無按呢的環境啊!
台文嘛是按呢,我佇咧學台文的時,會小可仔礙虐,毋過台文老師講:「華文其實嘛真僫咧學,敢若講咱自細漢咧學,免講嘛gâu寫gâu講。」

若準彼當陣台語無hőng(予人)禁,無定著咱學校咧教的是台文,毋是華文呢!

閣再講,咱咧用的漢字,毋是干焦華文咧用,親像日語嘛有咧用漢字。漢字,毋是限定干焦會當用華語來唸,台語嘛聽好來唸。

尤其是台語和客語其實較早過華語,台文字嘛早過華文。講照實的,禁台語進前,咱台灣講台語的讀冊人攏嘛是用台語咧交流,大學內底的教授嘛用台語咧教冊。

總講一句,咱台語有影會因為時代變化造成咱無遐爾有才調講偌爾輾轉的台語,毋過咱猶是有法度好改善,上台文課,捷聽捷講,加向序大人學等等,撇步滿四界,肯學,就會愈來愈進步喔

 

 

 

 

 

不同文化各自都能安生立命的共生力

身為台語阿母,我並不打算讓孩子成為台語單一語言使用者;反而,是以自己的母語為根基,穩穩地向外擴張。站穩根基,認識自己,同時有廣大的胸懷,去認識與尊重不同文化。

剛才一邊折衣服,一邊跟女兒聊天:「妳敢知,美國人按怎講規工坐佇膨椅頂看電視ê人?in會講按呢ê人是couch potato, 就是膨椅頂ê馬鈴薯。」女兒聽了覺得好笑,一直咯咯笑個不停。

我繼續說:「毋閣in袂講『膨椅頂ê一碗飯』,是按怎呢?」她聽了笑得更開心,我說:「因為美國人定定食馬鈴薯,咱臺灣人定定食的是白米飯。佇in ê 語言內底,就會出現馬鈴薯,較無講著白米飯。若是講轉來咱ê台語,咱就會講『食飯皇帝大』、『食米毋知米價』,著無?」

接著,我又舉了沙拉的例子,女兒則是想到日本招手貓的例子,我們一起聊聊不同文化,在語言裡頭就會蘊涵許多不同的元素(但其實我講得蠻模糊,可以找時間再做點功課跟她分享)。

然後我說:「親像華語嘛是啊,阿母感覺妳會曉台語和華語,妳是一ê自由ê人,會當和無仝款ê人講話呢!像咱去紐西蘭,咱嘛會和人講英語啊!」
英語和華語使用者多,似乎比較有「競爭力」。

為什麼台語不能放棄呢?
我想到的是,台語蘊藏珍貴的文化資產,而且是我們的父母使用的語言,學習台語,就是認識自己與故鄉。認識自己,就能進一步欣賞自己,接納自己,理解自己,然後多點知道如何和自己相處。於是,也能尊重他人,較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並非指講台語的人都懂得,有的人講台語,卻無法欣賞台語)
比起競爭力,或許我更看重與不同文化共存,互相合作,祝福各自都能安生立命的「共生力」。

如今,台語在社會成了一個若有似無的存在,大多數的人選擇不講台語,卻隱隱約約知道台語是自己的父母、阿公阿媽的語言,也該是自己的語言?甚至台語充斥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許多台語慣用者,一輩子講台語,轉頭卻對自己的孩子說著不輪轉的華語。
我在路上遇到許多大人,聽到我的孩子講著流利的台語,會感慨地說:「阮兜ê囡仔攏袂曉台語,恁按呢做真好!」可惜,轉頭又和孩子講華語。

可能是已經習慣了,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會不會牽動的是整個臺灣社會深深的自卑感?

做為一個母親,我能思考的是我想帶給孩子什麼教育。我想要 #培養孩子熟悉母語,認同自己的文化。同時,也能穩健踏出去,欣賞與學習不同的文化。
我可以先鼓勵自己這樣做。

📌補充1:關於親友的台語,想分享一個經驗。我認識一位原住民朋友,她每次看到我都主動跟我講台語,而且台語超流利;旁邊有人聽了半開玩笑對我說:「她是原住民啦!不要跟她講台語!」可是我報以禮貌微笑,並沒有理會那個人。
因為台語不限定母語人士才能講啊,只要喜歡台語,會講,願意講,多多益善。就像是歐洲人的母語不是英語,但是很多人都在使用英語一樣。

📌補充2:我也會有台語講得不好的時候(應該說是常常囧),可是想想看,我們的華語表達得好,是因為我們接受了華語幾十年正規的學校教育訓練而來,台語並沒有這樣的環境。

台文也是,當我在學台文的時候,覺得不習慣,但台文老師說:「華文其實也很難學,只是我們從小在學,當然現在已經很熟悉了!」
如果台語當初沒有被禁,說不定我們學校教的是台文,不是華文呢!
而且我們使用的漢字,並非華文專屬,就像日文也會用到漢字。漢字,不是非得用華語發音的,台語也可發音。

尤其,台語、客語,其實歷史比華語更為淵遠,台文字也比華文更早出現。事實上,禁止台語前,我們臺灣講台語的高知識份子,都是用台語在交談,大學教授也用台語在教書的。
總之,我們的台語,確實可能因為時代造就我們台語能力不足,可是我們還是能夠把它補起來的。上台文課、多接觸、多跟長輩學等等,管道眾多,會越來越進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