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條一直唱落去的歌(台華對照)

文:米拉

欲按怎開始講我的台語路,可能愛先吞一把白果(銀杏)、喉嚨清清咧、泡茶、拖一條椅仔、紲落來閣……(喂~~~到底欲講矣未?)

好啦!因為頭起先愛對囡仔猶未出世進前開始講起…..

記持的輪軸踅啊踅,來到幾若年前的春天,彼陣我佇某一个客庄的國中教書,學務處分配一个工課予我,愛協助每一班的導師指導in班的客語比賽。我這个台語人真單純咧想,這有啥困難?遮是有名的客庄呢!應該閣會當順紲佮學生學幾句客語!想袂到,「代誌毋是戇人想的遐爾仔簡單!」

上課的時,開始調查各班的族群比例,七成回答是客人,毋過會曉講客語、聽有客語的有偌濟人?算落–來,平均只有1%會曉聽講,而且大多數是隔代教養,阿公阿媽只會曉客語,所以in才會曉講。我問in:「遮是客庄呢! 恁哪會攏袂曉講客語?」 in講:「爸爸媽媽攏無佮阮講,而且講客語嘛無路用。」

1%的比例,我到今猶閣會記得!講是講客庄,等彼1%的客語人口消失去矣,敢閣會當叫做客庄?

落尾,我聽客語歌曲CD,教in唱客語歌。

我的客語唱的比講的閣較好聽!

因為按呢,自我有囡仔了後,我佮阮伴約束,伊仝款是台語人,咱的母語,就是囡仔的母語。

但是,這煞是一條坎坷路的開始。

(記持的輪軸閣bak-khù倒攄一下)
自細漢蹛阿媽兜,我的頭一个語言就是台語,去幼稚園大班,我才開始學華語。轉到厝,我笑阿爸的「國語」無標準,轉去自細漢𤆬我大漢的阿媽兜,阿公阿媽用生份的華語佮我開講,因為in驚我佇學校綴袂著同學。才讀一年的幼稚園,佇畢業典禮,我就用標準的「國語」代表畢業生致詞,了後,除了有時仔共序大應話,我無閣講過台語,我棄捒我的母語,所以,我的母語程度只有五歲。

一直到出國讀書,為著分別我毋是Chinese,我開始強調我是Taiwanese,若按呢Taiwanese應該愛會曉講Taiwanese啊!所以,只要是佇亞洲人的環境,阮遮的Taiwanese就會講Taiwanese。毋過,見若講,就會hőng(予人)笑是「臭奶呆」,所以,嘛無認真欲講。

不而過,真濟年過去,我的眼前加一个囡仔,伊會看我的動作聽我的聲音
,親像複製仝款⋯⋯我開始想:我的「臭奶呆」敢會綴伊做伙大漢?

我真驚惶,那開始和囡仔講囡仔話,那揣資源提升家己的能力。台語程度無好,就佮學客語仝款, 用唱的。我開始收集囡仔歌,逐條攏唱甲熟溜溜,像囡仔仝款學內面的詞彙、句型。

無偌久,我意識著家己佮囡仔是咧行一條自學的路,袂記偌久,就愛開偌久的時間學轉來,規氣辭頭路,開始組pg (play group),對囡仔仝年歲的社團內招有意願佮囡仔講台語的媽媽和囡仔,開始一禮拜一擺的pg,唱歌、掠龍、律動。彼陣,囡仔才10個月。

一年過去矣,賰(tshun)阮繼續堅持,我嘛有第二个囡仔矣。有一擺佇公園𨑨迌,邊仔的囡仔問我講:「恁為啥講英語? 」我想,未來就算這兩个囡仔家己佇厝講台語講袂煞,應該嘛是會感覺寂寞 !

自按呢,阮母仔囝三个佇冷吱吱的寒–人,揣著民營的親子空間,得著支持,開始辦一禮拜一擺的母語日,鼓勵社區的親子一禮拜來一擺練習講母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攏好。咱欲替家己弓出一个母語空間。

前半年,真正足孤單,到今我猶閣會記得,有一擺寒–人的寒流,只有阮兜兩个佮場地負責人的囡仔,我咧躊躇敢欲唸台語故事,唱台語囡仔歌。因為阮兜細漢的才三個外月,負責人的囡仔台語猶聽無啥有,彼時我真正毋知家己到底是為著啥需要按呢共囡仔包絚絚,欲守護這个空間。彼工轉到厝,感覺足失志!

好佳哉,生兩个,閣無食白果(銀杏),過一禮拜是好天 我閣是好心情去顧擔
,紲落來,春天來矣,一个一个母語家庭出現,開始揣著一个閣一个會曉講母語的囡仔,阮毋免閣走台北、走台中、高雄,阮在地嘛有全台語的環境矣,甚至因為客語家庭的加入,阮開始營造自然學習的多語言環境。

講實在的,落尾無人應的彼寡文章,無啥人來的活動,我攏袂啥會記矣。因為,同伴的出現,阮開始組親子唸冊會、組成人課學台語羅馬字、招囡仔的才藝課,閣有搝另外一半做伙參加的台語家庭露營。逐工攏足無閒,哪閣會去記幾年前,我看著拄學講話的大漢囝,閣和阮翁哭講,我真驚惶家己無法度予囡仔正常的成長環境,我只是想欲予伊講咱的母語啊!

這馬阮規家伙仔暫時蹛美國,離開彼共阮當做外國人的台灣,真正來做外國人矣。佇遮,我雄雄感覺,講台語是足正常的代誌。拉美裔的人講西班牙語,阿拉伯裔的講阿拉伯語,可能in是為著欲成做美國人,拍拚學英語,不而過,in袂躊躇對家己的囡仔講母語。

拍拚成做團體一份子,閣愛會記得家己!

 

 

 

 

彼條一直唱落去的歌

文:米拉

要回憶如何開始我的台語路,可能得先吞食一把銀杏、清清喉嚨、泡個茶、拖張椅子、然後開個嗓……(喂~~~到底要講了沒?)

好啦!因為得先從囝仔還沒出世之前開始講起啊!

記憶的輪軸轉啊轉,來到好多年前的春天,當時我任教於某客庄的國中,學務處分派了一個工作給我,要協助各班導師指導班級客語比賽。我這一個台語人很天真地想,這有甚麼難?這裡是有名的客庄耶!應該可以順便跟學生學幾句客語吧!沒想到,「代誌毋是戇人想的遐呢仔簡單!」

課堂上,調查各班的族群比例,七成回答客家人,但是會講客語、聽得懂客語的有多少人?清點之下,平均只有1%會聽說,而且大多是隔代教養,阿公阿婆只會客語,所以才會說。我問他們:「這裡是客庄耶!你們怎麼都不會講客語?」他們回答:「爸爸媽媽都沒跟我們講,何況講客語又沒用。」

1%的比例,我至今仍無法忘卻!美名為客庄,等到那1%的客語人口都消失了,還能稱作客庄嗎?

後來,我聽客語歌曲CD,教他們唱客語歌。

我的客語唱得比講得好聽!

因為這樣,當我有了孩子,我跟同為台語人的另一半約定好,我們的母語,也是孩子的母語。

但是,這卻是一連串坎坷路的開始。

(記憶的輪軸再往前轉)
從小住阿媽家,我的第一語言就是台語,進了幼稚園大班,我才開始學華語。回到家,我笑阿爸的「國語」不標準,回到從小帶我長大的阿媽兜,阿公阿媽用生硬的華語跟我聊天,因為他們怕我在學校跟不上同學。才念一年的幼稚園,我在畢業典禮上,用標準的「國語」代表畢業生致詞,之後,除了偶而跟序大人(長輩)回話,我沒有再講過台語,我背棄了我的母語,所以,我的母語程度只有五歲。

直到出國讀書,為了區分我不是Chinese,我開始會強調我是Taiwanese,那麼Taiwanese應該要講Taiwanese啊!所以,只要是在有亞洲人的環境,我們這些Taiwanese就會講Taiwanese。但是,每次講,就會被笑「臭奶呆」,所以,也沒想過要認真講。

但是,當時間來到多年後,當我的眼前多了一個小孩,他看著我的動作,聽著我的聲音,像是要複製我的一切般⋯⋯我不禁想:我的「臭奶呆」也會跟著他一起長大嗎?

心慌慌的我,開始邊跟孩子講寶寶話般的絮語,邊找資源裝備自己的能力。台語程度不好,那就跟學客語一樣,用唱的吧!我開始蒐集囡仔歌,每一條唱得滾瓜爛熟,像孩子一樣學裡面的詞彙、句型。

沒多久,我意識到自己跟孩子走上的是一條自學的路,花多少年遺忘就得花多少時間學回來,索性辭掉工作,開始組pg(play group),從孩子的同齡社團裡面,招了有意跟孩子講台語的媽媽寶寶,開始一周一次的pg,唱歌、按摩、律動。那時,孩子才10個月大。

一年多以後,只剩下我們繼續堅持,我也有了二寶。一次在公園玩,一旁的孩子問我:「你們為什麼講英文」?我想,未來兩個孩子在家自己嘰哩咕嚕講台語,還是會寂寞吧!

於是我們母子三人在寒冷的冬天,找到民營的親子空間,獲得支持,開始辦一周一次的母語日,鼓勵社區親子一周一次來練習講母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都好,會講不會講,都好。我們要為自己撐出母語的空間。

前半年,真的很慘澹,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有一次寒流,只有我家兩個,跟場地負責人的小孩。我猶豫著要不要唸台語故事,唱台語囡仔歌。因為我家二寶才三個多月,負責人的小孩聽不太懂台語,我都不知道我幹嘛在這樣的寒冬把小孩包得緊緊的只是要顧守這個空間!那天回到家,我好灰心!

幸好,生完兩個,又沒吃銀杏,隔週好天氣,我又帶著好心情繼續去顧攤,然後,春天來了,一個一個母語家庭出現了,找到一個一個會講母語的囡仔,我們不用跑台北、跑台中、跑高雄,我們在地也有全台語的環境,甚至因為客語家庭的加入,我們開始營造自然學習的多語言環境。

說真的,後來那些沒人回應的舖文、人氣稀疏的活動,我都不太記得。因為,隨著夥伴們的出現,我們組親子共讀唸冊會、組成人課學台語羅馬字、招囡仔的才藝課,還有沒忘記另一半的台語家庭露營。每天都好忙碌,哪裡還記得才沒幾年前,我望著牙牙學語的大寶,哭著跟阮翁說,我好害怕我沒辦法給囡仔正常的成長環境,我只是想讓他講我們的母語啊!

現在,我們全家短居米國,離開了當我們是外國人的台灣,真的來當外國人了。在這裡,我突然覺得,講台語是好正常的事情。拉美裔的人講西班牙語,阿拉伯裔的講阿拉伯語,或許他們為了要成為米國人,努力學英語,但是,他們沒有遲疑對自己的小孩講母語。

努力成為一個群體,但沒有忘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