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語言新一章!苗縣僑育客英雙語實小成立

圖、文_Suan-san

我們對「教育的目的」是否充滿誤會?

在看文之前,大家可以花個三秒想一下你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我覺得教育是發揮孩子的潛能、社會化呀等等。

不過大家有想過國家的義務教育也許跟你所想的不同嗎?

我在《預備教育的未來》看到一個讓我訝異的觀念,現今的教育體系是工業化的產物,學力目標是為了讓孩子「更能夠適應工廠的生活」,這樣的教育方針背後注重的是–

1.可以長時間快速工作
2.對於細節和指示有絕佳的記憶力
3.數學運算能力

一開始學校的出現,是教會為了「教化與尊崇」,再後來公立學校的普及化,使學校教育需要標準化,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忠誠的勞工,孩子去學校則像是去「工作」。

義務教育的目的其實可以很簡單地說–要教出國家想要用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義務教育的制度下爭取台語班是很困難的。因為,可以說本土語言的孩子在體制內一點也不珍貴,甚至可以說,跟別人不一樣可能是一種麻煩。

個人特質在這個出發點之下,可能根本不是什麼值得保護的東西。
所以,當中華民國不喜歡多語言,那我們就被中華民國教育成沒有想像力的人,以為教育一定要用華語才行、溝通一定要用華語才行。大家不敢想像上課用台語,大家不敢想像生活也可以不用漢字。

今天看到客、英雙語實驗小學揭牌的新聞覺得很開心,代表家長、教育界以及政府的觀念被鬆動了。

現在,有一群家長正在努力推制度內的台語授課班,希望可以在義務教育內撐出台語孩子的空間。

客語先走,台語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