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聽導有感

圖、文_Bīng-san

第二次踏進北師美術館看《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跟著台語共學團向北師美術館申請洪國雄老師的台語導覽。

這也是我第二次聽導覽洪國雄老師講解這個展覽,兩次導覽因為團體組成成員略有差異(上次有長輩,小小孩居多),這次就是親子,一半的孩子已經5-6歲,發現老師厲害的地方在於兩場聽下來只有一半重複,重點當然是留給 #蔣渭水#林獻堂#甘露水#陳進 的畫,上次花了些篇幅提到台灣第一位女醫師 #蔡阿信 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到三樓看到兩幅大件的作品,覺得老師將他對台灣美術史的了解,和台灣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氛圍相互連結,一個個故事帶出的是100多年前的台灣,從美術創作的角度出發,會看到怎樣的風景。

老師最後廣告北美館即將展出礦工畫家 #洪瑞麟 的特展,講到洪家的子女願意把父親的畫作捐出,真的是很有大愛的事。很認同老師最後對於我們這群父母的稱讚,他說很高興看到有人跟孩子講台語,而且願意帶他們進美術館看展覽。讓孩子從小對美術展覽不陌生,他長大後才會願意繼續去展演場所欣賞藝術作品。凡事都是要嘗試帶孩子去參與,孩子才有機會透過慢慢接觸、培養起某些興趣或習慣啊!

話說回來,我要來貢獻一點點今天在展場的隨機小實驗。我看我家小孩和幾個友伴對「甘露水」的故事已經快要失去聆聽的耐性,就決定抓他們去旁邊看幾幅圖:#倪蔣懷#陳植棋 的《真人廟》。

我先問他們這兩幅畫有什麼異同?小孩說兩幅畫廟看起來很像,左邊比較大(油畫)右邊那幅比較小(水彩)。我接著問,為什麼水彩比較小?水彩是怎麼創作的呢?是不是要用畫筆沾上加水的顏料才能上色?那如果沒有水了,是不是就要再沾一次顏料?如果是油畫,是不是再沾顏料的痕跡比較不明顯?因為他們多少都有玩水彩的經驗,很快就理解我在說什麼,也了解到不同媒材和畫筆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到創作者的構圖和作品的大小。


接著問了陳植棋的《真人廟》和旁邊 #陳澄波 的《琳瑯山閣》庭園風景畫,雖然都是油畫,但筆觸上有沒有什麼不同?畫建築物是不是筆觸都偏直,而少有圓弧或彎曲的樣子?而庭園裡的植物是不是比較容易出現圓形的筆觸?


再帶孩子比較《真人廟》和另一幅 #劉啟祥 的《鄉野風光》風景畫,在建築物的細緻度上有沒有差別?引導孩子去觀察風景畫中的屋頂就是一個面,沒有什麼細節,因為是畫比較遠的景物,但是《真人廟》就不一樣,離創作者/觀者比較近,畫出的細節就會多很多。

以上大概是花了5-10分鐘帶著孩子一起觀察畫作,就是「觀察」,觀察構圖、媒材、筆觸和內容的細緻度。我看他們願意跟我互動一來一回的,想必也是覺得有點意思才願意跟著欣賞。我不敢說我的方法有多好,但我知道我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欣賞,讓他們可以多停留在畫作前久一點,喚起他們的生活經驗去跟畫作互動,不然畫是畫、他是他,多半的畫作場景和內容,其實離他們的生活還有些距離。不知道背景、不知道畫作內容,其實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引起他們的興趣的。

我想說的是,去年一整年跟著 Artful Thinking 的「#看藝術學思考」課程真的惠我良多,光是跟著大家一起觀察、討論、延伸發想,即便我最後沒有機會真的上台教導學生,過程中也半不認真的參與,但這一年在宋珮老師和 Tiffany老師的引導之下,真的真的收穫很多。再加上我本來就是一個在看展時會注意到詭異的小細節,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投射、召喚出來的人,帶著孩子一起看,我相信慢慢的會看到更多有意思的東西,也可以從孩子口中得知他們的認知、感受,一舉數得。

帶孩子看展真的是很值得花時間從事的活動,可以從兒童藝術中心開始,北美館、當代藝術館、高美館都有很適合帶孩子切入的展覽,我之前通常是跟孩子講好,請他們先陪我看「大人的展」,我再跟他們一起去玩「小孩的展」,幾次操作下來,我得到陪看展的好咖,好處說不完,就野人獻曝的把今天跟孩子的互動分享給有孩子的爸媽囉~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Lumière : The Enlightenment and Self-Awakening of Taiwanese Culture
時間|2021.12.18-2022.04.24
地點|#MoNTUE#北師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