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囡仔進入幼稚園

文:A-lîng

最近開始有許多父母分享孩子初入幼兒園的心情,和孩子講台語的爸媽們,除了擔心孩子進入新環境的適應問題,應該也會擔心慣用台語,會不會增加孩子適應上的困難。

身為幼稚園新鮮人的家長,我也是相當煩惱孩子的狀況,加上疫情影響,減少很多親師面對面懇談的機會,我試著在第一次親師溝通的電話時,說出我的擔憂,告訴老師,孩子在家慣用台語,希望老師在學校若有適當的機會,可以使用台語和孩子對話,增加孩子的認同感。

我向老師表達,孩子會講台語和華語,對孩子來說,應該是很值得驕傲的事,希望透過親師溝通,讓老師看到孩子的優勢。我們試想,如果一個孩子會雙語以上,不管孩子會的語言是什麼語言,不都是一件很值得鼓勵的事情嗎?

因此,我平常也都會盡量鼓勵孩子:「咱會曉講台語kah華語,會曉兩種無仝款ê語言,是足厲害ê代誌,後擺你mā會使起學英語、日語抑是任何你想beh去學ê語言。」希望讓孩子能以更開放的心胸去看待不同的語言,也希望孩子不會認為因為某種語言比較有用才去學習,只要有興趣,任何語言都值得去學習。

很慶幸地,我孩子的老師,能夠理解我的擔憂,也會在單獨對話的時候,和孩子說台語;我趁著上次舉辦古錐講古的活動,邀請老師若有機會可以來參與,也主動和老師說,若疫情和緩的時候,有機會可以進到校園,為孩子們講台語故事。希望透過這些活動,讓孩子以及老師感受到,只要有心,語言平權其實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的事。

2018年後,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施行細則陸續在建構中,除了法律上的規定之外,最重要的是母語意識、語言平權的概念,是否能散播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唯有觀念改變了,行動才能持續下去。然而受到過去「國語運動」的長久影響,認為學校學習只能使用『華語』的想法,可能還存在在許多人的腦海中,需要靠大家一起來改變這個觀念。

最近斯卡羅引起相當多的討論,那個時空背景下,台灣就是一個多元語言、多元文化的地方,想邀請大家試著想想看,「語言平權」的概念是什麼呢?如果台灣沒有經過「國語運動」,以斯卡羅這部戲劇所呈現的多元語言國家,現代教育應該是什麼模樣,才能讓孩子們了解語言平權,如何尊重不同的族群,如何尊重使用不同語言的人?

語言平權在台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已經開始有母語意識和語言平權意識的我們可以創造機會,鼓勵生活周遭的人一起來實現。

邀請大家來分享,是如何和老師親師溝通,讓我們的台語孩子在主流華語教育銜接上,可以獲得老師和同儕的支持。

⭕️補充下方留言回覆:教育應該是ài發覺囡仔ê優勢kah弱勢了後去調整做法,咱遮ê台語囡仔會曉無仝ê語言是真值得鼓勵ê代誌,希望老師會當看著囡仔ê優勢,透過囡仔ê優勢,hōo囡仔感覺有自信,這mā是教育應該做ê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