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與外語

圖:Hông與外國孩子一起玩水(孩子們超越語言的隔閡,自然地玩在一起💕

文:阿零

有人告訴我,他家的孩子都聽英文的CD,一套買起來十多萬,神情看起來非常驕傲。最近又看到了過去的動態回顧,當初為了能夠快速學會新詞,為了能讓自己的發音更標準,所以自學了羅馬字。台語家庭沒有太多資源,都是靠著彼此支持、互相學習,慢慢跟著孩子一起把母語撿回來,不像學習華語、英文,資源豐富,而且還可以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覺得學這些是「有用」的。

覺得學台語無用嗎?台語的價值在哪裡?我覺得台語(或是其他本土語言/母語),代表著一代又一代的生活軌跡,這些歷史的痕跡,都在在地告訴我們,我們是誰,從哪裡來,使用這個語言的族群的世界觀。你知道自己是誰嗎?你知道我們跟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這些不一樣或許可以讓我們去思考,要如何把這些特點展現出來。「越在地,越國際」,當把這些特點展現出來,才有辦法在國際上與人競爭。

目前外語能力還是被多數的人看重,的確外語能力很重要,尤其是英文,大多數的人都覺得外語能力好,才能國際化,但我認為母語能力和外語能力都必須好,才有國際化的可能,因為母語有承載文化的功能,我們透過學母語來了解自己的文化,在學外語的過程,除非是在國外的自然環境下或是與外國人自然相處的情境下,否則是無法深刻體會到外語和他們的文化之間的關係。

比如說:美國是多種族的國家,他們有些用字對種族議題敏感,對美國小孩來講,他們就是講了某些字會被制止,所以慢慢學會這些字不能隨便講,但台灣只能刻意教或刻意不教。

轉換個例子來說,如果美國小孩念全台語幼稚園(可惜連台灣都還沒有全台語的幼稚園😢),他們一定會覺得為什麼有阿姑、阿姨、阿嬸、阿叔、阿伯等這些稱號,但在台灣的小孩就是從出生就一直在這些稱號的環境下,已經習以為常了。

(而現在有些自己阿媽的母語是台語的小孩,連「阿媽」這個稱呼都已經遺落了,更遑論讓孩子學會說「阿媽ê話」)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就不喜歡台灣的某些文化啊,我認為每個文化裡可能都有我們喜歡和不喜歡的地方,就像美國的種族主義,絕對也有很多美國人不喜歡,但這些就是要去思考的地方,你是誰?你想往哪個方向發展?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你想保留自己文化中的哪些部分?想要修正自己文化中的哪些部分?當沒有深刻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文化時,大概也無法思考這些問題。比如說:台灣文化中常會提到「孝順」這個觀念,這個議題過去深受儒家文化所影響,西方的社會則大多是以愛來談論父母與孩子的關係,而我自己本身對於孝順的想法,也是覺得應該要基於互相尊重,以及對於彼此的愛。因此我認為並非對自己的文化就是照單全收,或是全盤否定,當我們能了解自己的文化以及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時,自然而然可以保留我們文化中美的那一面,並讓它得以傳承下去。

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是外語,我也認為孩子有好的外語能力能幫助他的人生加分,但學母語和學外語的時程是不一樣的,外語能力和對其他國家文化的體認,是構築在成熟的母語能力及對自己文化的深刻體認上,除非是移居其他國家的孩子,他們本來就會在自然的情境中,學習不同的語言和文化。所以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我自己的想法是不同的階段要有適當的安排,現在孩子還小,就讓他好好沉浸在母語和台灣文化的環境中,讓他愛這片土地,愛他的母語,以及愛他自己,未來等孩子大一點,就該放手讓他去學習外語,體驗各國的文化,我和囡仔ê阿爸討論過,等孩子大一點,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籌備出國自助旅行或是接待沙發客,讓孩子可以在自然的環境中,練習外語能力及接觸外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