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額好ê爸母,就是上好ê爸母(註)

文:阿零

 

恁敢會感覺做爸母實在足操煩?(你們覺得當父母的焦慮指數高嗎?)

現在網路上的教養資訊相當豐富,原以為看了這些教養資訊有助於自己學習如何當個好父母,但我覺得某種程度也提高了當爸媽的焦慮指數,深怕自己是網路上舉的反例,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有時候我也會這樣😅

以前當爸媽好像不複雜,只要小孩有呼吸,手腳都還能動就好(?),比較沒有這麼多的資訊教你要怎麼教小孩。現在有很多很多的學派、理論還有教養專家告訴大家應該怎麼教小孩,這些資訊的的確確幫助我許多,不過有時候現實生活中總有做不到的時候。老實說,我以前的工作也是在教別人怎麼教小孩,理論談起來很簡單,在治療室做到有原則、溫和而堅定也不是什麼難事,當半小時的課程,拉長到24小時、全年無休的時候,尤其孩子在你昏昏欲睡時起番顛,什麼溫和而堅定早就拋到一邊,當下只想趕快回去繼續找周公下棋了。所以,我現在體認到,24小時、全年無休的溫和堅定真是太考驗爸媽了。

曾經當新手媽媽的我非常焦慮,完全不知道孩子在哭哪一齣,A說這樣,B建議那樣,然後C說A、B都說得不好,所以到底應該怎麼辦,我還是沒有答案。直到我看到一篇文章,裡面引述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的概念:「The good enough mother is the best mother.」看到這句話,真的是當頭棒喝,我何必要當個100分的媽媽,我只要當我家孩子的媽媽,一個適合我們兩個互動方式的媽媽。後來當我察覺我失控了,不小心吼了小孩開始自責了,也會提醒自己:「我有發覺自己這裡做不好,但我已經做夠好了。」

當媽媽後,曾經覺得自我價值感相當低落,因為在小孩投注的心力,所有的回饋並不會馬上顯現,可是小孩一有什麼狀況,身旁的聲音從來不會減少,和工作時不一樣,工作時的成就感相對是高很多的,而且還有薪資報酬呢!但自從我開始決定當個「夠額好ê阿母」後,反而自我價值感提升了,因為我不再追求當個完美媽媽,允許自己偶爾的失控,察覺自己失控就去旁邊冷靜,冷靜後再跟孩子、另一半好好說話及道歉。很多時候冷靜不容易、溫和而堅定不容易,如果自己都不放過自己,要如何好好面對孩子。

之前常看到一句話「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這句話的確是真的,但我之前隱隱約約覺得不太對勁,在困境中的媽媽,要如何快樂,這句話的意涵好比跟憂鬱症的患者說:「你要加油喔!」一般困難。直到前幾天我聽到【柯書林心理師】的演講,聽完演講後,茅塞頓開,我想這句話應該改成:「照顧好自己需求的媽媽,才能好好照顧孩子的需求。」當媽媽哄好自己的內在小孩後,才有辦法去哄孩子或是另一半的內在小孩,哄完大家的內在小孩,才有辦法好好溝通。

和孩子交手,覺得怒火攻心,忍不住想要揍孩子時,可以試試看,先跟孩子說:「母仔我接載袂牢(tsih-tsài bē-tiâu,承受不住),先來去房間冷靜一咧。」接著幫自己的內在小孩說出他的感受,再跟自己說:
「你已經做甲夠額好–矣。」(你已經做得夠好了)、
「你已經做甲夠額好–矣。」、
「你已經做甲夠額好–矣。」

等心情穩定後,再來處理孩子,這樣的過程中,孩子也會逐漸理解他人也可能有自己的需求,同理其他人的感受,進而學習體諒爸媽,有時可能也會有為難的地方。

爸媽的居家必備良藥:好好哄自己的內在小孩!如果講三遍還無法哄好自己的內在小孩,那就講十遍吧!「夠額好ê爸母就是上好ê爸母。」(The good enough parent is the best parent.)

註:感謝陳豐惠老師以及台語路共學的夥伴,一起討論將「The good enough parent is the best parent.」翻譯成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