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仝款,袂按怎(bô kâng-khuánn, bē án-tsuánn / 不一樣,不會怎樣)

圖:peh石頭peh甲真歡喜ê Hông(2Y2M)

文:阿零

 


當媽之後,看到身邊的媽媽朋友都有很多的焦慮(厚操煩,kāu-tshau-huân),我認為其中一個焦慮來源是:「當看到別人分享的育兒經驗、讓孩子上的課程、買的教具,我們好像不跟著給孩子這些資源,就會覺得自己好像不夠用心、不夠盡責。」

想要做一個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媽媽,做不一樣的事,真的是會遇到不少內心的煎熬,這件事問台語家庭最清楚,因為台語家庭就是在做和眾人不一樣的事。兩年多來,我遇到不少友善的鼓勵和打氣,也遇到不少善意的關心,可是卻會讓媽媽開始『懷疑自己』的關心,比如說:「孩子講台語,他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如果孩子都講台語的話,他要怎麼交朋友?」「他會不會學不會華語?」

有些問題,我心中本來就有明確的答案了:「大環境都是華語,不可能學不會華語,而且去學校一定也會學會,而且成長的速度比台語快。」不過有些問題也不是我此時此刻就能預見的,總是會在心底不斷盤算、不斷糾結,但放棄說台語,是目前最後的選項,因為讓孩子學會說台語、學會阿公、阿媽ê話是我想帶給孩子的核心價值,不能輕易就放棄,在這條路上可能遇見的困難,我選擇和孩子一起面對。雖然這些關心,讓我糾結、懷疑,但也感謝大家善意的關心,讓我可以事先做好準備,去面對未來的難關。

的確做不一樣的事需要承受許多的壓力,不過和別人做一樣的事,焦慮也不會少。我發現『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就是許多爸媽的焦慮來源,因為看到別家小孩可以擁有這麼多資源,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一樣可以擁有,因為怕小孩輸在起跑點,所以乾脆就讓小孩提前起跑。

相信大家都聽過「揠苗助長」的故事,「揠苗助長」的故事經過美化,成了「幫助孩子贏在起跑點」!其實這可能不是孩子自己的比賽,而是爸媽落入了這場育兒的競賽當中。要從這場競賽中跳脫出來,真的不容易,自己不想比,週遭的親朋好友也可能會推你下去比。我們只能時時省思、時時自我思辯,自己想傳達給孩子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我認為我想傳達給孩子的核心價值是「學習愛這片土地、學習如何平衡地生活、學習尊重別人,以及學習愛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這些核心價值很難啊,所以我選擇和孩子站在一起,一起去學習,這是一條漫長的路,無法只在起跑點努力,我願意和孩子一起慢慢走:

陪著孩子一起把母語撿回來,一起認識這片土地上的花草樹木及人事物;一起在平凡的日子裡尋找樂趣與意義(註);一起練習同理別人的感受,也尊重別人有自己的想法;在生活中挑戰自己,一步一步穩健地前進,並且希望孩子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慢慢走,比較快」,因為終點很遠,所以穩健地前進更顯重要!當自己又不小心落入育兒競賽時,該怎麼辦呢?我會提醒自己:「m̄-móo比,先知to(都)孤單–ah(Prophets are always lonely.)😆。」

我們只能時時刻刻省思自己、自我思辯,同時堅定地走下去

——
註:「職能活動」的意思是從事有目的、有意義的活動,任何活動都可以是有意義的活動,端看做這件事的人,如何賦予意義。生活中不該只有工作、上課才是有意義的,如果用工作或上課把時間填滿,一旦有空閒的時間,反而覺得生活中找不到意義,這樣的生活很容易會失衡。
身為職能治療師阿母,希望自己可以把這樣的概念,潛移默化至孩子的生活當中。